Motion Speeches

就 “港鐵票價,行會把關”議案 發言

主席:

        關於港鐵票價調整,確實是相當重要的民生議題,因為,港鐵是很多市民每日工作、上學、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立法會討論這個議題的時候,有需要採取適當的平衡觀點,綜合考慮各持份者的利益,除了廣大市民作為港鐵乘客的利益,也應包括港鐵眾多小股東作為投資者的利益,否則,很容易流於偏頗及變得政治化。

        事實上,港鐵現行的「票價調整機制」(Fare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FAM)得來不易,是當年經過社會和立法會廣泛討論,獲得共識,而後形成的機制。在港鐵公司及九廣鐵路公司於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合併之前,港鐵是擁有票價自主權的。在討論合併的過程中,港鐵應政府要求,以一個相對較為客觀、具透明度及以方程式計算的FAM,來釐訂日後票價調整的幅度,取代了港鐵原有的票價自主權。政府又相應與港鐵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營運協議》,港鐵承諾在實施新票價時,須向政府提交兩份獨立專家簽發的證明書,證明有關的票價調整符合FAM規定,並通知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及交通諮詢委員會。

        至於FAM現時的方程式,是根據政府公佈的公開數據計算,包含的元素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及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的變動,以及一個預先設定數值的生產力因素。由此可見,FAM是一個相當客觀、透明和清晰的機制,這個機制也是社會共識的產物。當然,這並非表示現行FAM完美無瑕。具體計算方程式可以而且應該定期進行調整。事實上,根據政府與港鐵的《營運協議》,任何一方每隔五年都可以要求檢討FAM,據了解,政府剛於十月底完成相關的公眾諮詢,預期明年初就會完成檢討。我十分贊成趁此機會,全面檢討現行的FAM。例如,值得考慮在方程式內適當加入可量化的數值或指標,以便容納一些合適的因素,包括通脹幅度、市民的負擔能力及港鐵公司的整體利潤水平等,令到這個機制可以更加能夠緊貼和反映社會民生和經濟發展現況。

        原動議提出要維持現行的方程式,並將按方程式計算所得的票價調整幅度交由行政會議審批,並有權作出最後的調整。我認為這是脫離了FAM訂立的宗旨的。我們應重視公認的機制,以免年復一年地把票價釐訂變成政治爭拗。

        亦有同事在修訂建議中提到,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有很多事情可做,例如以港鐵公司的非鐵路收入,設立票價穩定基金。但是,儘管政府是港鐵大股東,卻不等於它可隨意改變港鐵的營運方針。說到底,港鐵是一家上市企業,既要向市民提供安全、可靠、優質及可負擔的鐵路服務,亦需按商業原則運作。政府這個大股東不能不顧及其他小股東的利益,也必須公平對待其他小股東,否則有可能招惹非議甚至引致法律訴訟。

        有議員同事又建議,撥出政府從港鐵公司得到的股息收益,成立票價穩定基金,但不可忽視的是,這種做法其實偏離了政府的公共理財原則。

        還有議員同事建議,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應全數購回港鐵餘下的23.2% 股份。這個建議既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亦非目前社會的共識。在11月21日,本會曾就要求政府回購領匯股份的動議,進行詳細辯論,大家對此應該記憶猶新。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