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提升本港專上教育質量”議案發言

主席:

     平心而論,現時特區政府投放於教育的資源並不算少,以二○一三年至一四年度來說,教育經常開支預計達六百三十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超過五分之一,而投放在高等教育的比重亦是相當高的,教育亦成為開支最大的政策組別。若要再大幅增加教育的資源投放,可能影響到其他政策組別的開支預算,亦未必可以持續。因此,較可取的做法,是先重新審視現有資源是否已獲得適當運用,並將討論焦點集中於提升本港專上教育質量的課題上。

     主席,我關心本地專上教育的發展,包含一定的個人因素。我多年來擔任多間大專院校的義務顧問諮詢工作,亦不時抽空講授,作為對學術界和社會的回饋。作為專業工程師,我也關心本港工程教育的發展。本人謹此申報,曾任香港城市大學校董,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兼任教授、香港科技大學榮譽院士、本港職業訓練局榮譽院士兼客座教授,並為職訓局工程專業顧問委員會主席。

     社會人士討論本地專上教育的發展,往往側重於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而忽視了其他專上教育的發展,包括職訓局所提供的各類專業教育課程,包括高級文憑課程的角色和作用。

     主席,職訓局可以說是本港最具規模的專業教育培訓機構,每年為大約25萬名不同年齡與程度的學員,提供全面各類型、各學科的職前和在職訓練,頒授各類認可資格。職訓局為中六同學提供多元化且實用的課程,包括學士學位課程和高級文憑課程,範疇涵蓋工程、資訊科技、應用科學、設計、工商管理、幼兒教育及社會服務、酒店、服務及旅遊學等七個專業。職訓局又將高級文憑課程從3年濃縮為2年,以配合3-3-4新學制,並讓畢業生可盡快投身相關行業,吸取實際經驗,或者透過銜接安排,繼續進修本地或海外大學的相關課程,取得更高學歷。

     主席,從個人的專業發展角度來看,職業資歷與學歷確實同樣重要,特區政府於二零零八年推出「資歷架構」,是涵蓋學術、職業、持續教育等不同界別的資歷等級制度,旨在建立多階進出的學習和專業發展階梯。在資歷架構下,不同行業均相應訂立了《能力標準說明》,清楚確立資歷標準和銜接階梯,有助於從業員憑藉工作經驗和持續進修,獲取具質素保證的資歷。不過,一般在職人士似乎對「資歷架構」認識不多,當局應加強宣傳。

     職訓局一直大力支持「資歷架構」的推行,曾協助不同行業制訂《能力標準說明》,並據此設計相關的課程結構和內容,目前不少職訓局主辦的課程已載於《資歷名冊》內。我認為進修途徑必須清晰靈活,讓不同程度的學員可自行規劃進修階梯,循序漸進,拾級而上。此外,職訓局亦應加強與香港工程師學會等專業團體的合作,讓更多課程能夠成為不同級別的專業學會會員資格的基本要求。特區政府應該加強宣傳推廣職訓局的這種專業教育培訓模式,鼓勵持續進修和終生學習。我和內地的教育機構亦有一定的接觸,知道他們亦非常看重香港職訓局的模式,特別注意到這類專業教育對培訓社會技術人才的作用。

     主席,香港正邁向知識型經濟,提升本地從業員的知識和技能,不但有助於增強他們在勞動市場的競爭力,亦可以促進他們在社會階梯的向上流動。因此,特區政府應致力維持香港教育多元化,推動各專上教育機構的合作,提供更多適切的培訓課程及配套設施,並拓展各類課程的銜接安排。例如,優化職訓局的高級文憑課程和本地各大學的學位課程之間的銜接,與「資歷架構」的推行相輔相成。同時,本地各大學應繼續維持自由、開放的特色,既培育本地人才,亦積極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入讀,以客觀的學業成績作為取錄標準,同心協力,提升本地高等教育的質素和國際認受性。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