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優化新界西北鐵路服務”修正議案發言

代主席:

          本人首先多謝梁志祥議員動議的原議案,讓大家可以在議事堂深入探討這個重要的議題。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以鐵路作為客運系統骨幹,已是社會各界的共識,因為鐵路具有載客量高、覆蓋面廣,低排放等社會效益。目前,本港鐵路每天載客量超過450萬人次,佔公共交通乘客量約38%。預計在2020年左右,鐵路網絡將覆蓋本港逾七成人口居住的地區,在本地公共交通行程所佔的份額將增至43%。鐵路系統亦能夠紓緩道路擠塞,減低車輛造成的空氣污染,充分發揮環保效益。更重要的是,完善的集體運輸鐵路網絡可以釋放周邊地區的發展潛力,增加經濟活動,改善社會民生。因此,本人認同原議案的建議,鑒於新界西北人口增長迅速,加上區內將有多項新發展計劃,十分需要鐵路基建配套。有關當局應該盡快落實興建北環線、港深西部快速軌道、屯門至荃灣沿海鐵路、屯門南延線、洪水橋站,以及將輕鐵線伸延至屯門54區,以滿足當地居民現時及未來的發展需要。

     然而,我認為同樣不容忽視的是,我們必須就全港長遠的整體鐵路發展方案,制訂政策和規劃,這正是本人提出修正議案的主旨。

     代主席,本人是工程專業出身,深入了解到一條新鐵路從規劃階段至工程開展到落實完成所要經歷的艱辛過程,要進行概念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詳細設計、公眾諮詢、收集地區和各界人士的意見等一連串程序,同時亦須根據《鐵路條例》就相關方案進行法定刊憲。若果項目要政府撥款,更須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才可正式落實和開展建造工程。完成整個鐵路項目往往需要十多年,因此,越早規劃越有利。目前本港正全速興建五條新鐵路,即西港島線、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南港島線〈東段〉、觀塘線延線及沙田至中環線,當中前四條線將於兩三年內相繼落成,沙中線全線亦將於2020年完成。後續還有什麼鐵路項目可以上馬呢?如果鐵路項目短期內無以為繼,本地鐵路基建工程將很快出現斷層,令本港工程師及前線建造業工人再度陷入「一時做死, 一時餓死」的困境,無助促進相關業界的持續健康發展。這就突顯了進行長遠的整體鐵路規劃的迫切性。

     香港政府在1994年制定了香港首份鐵路發展策略,建議優先發展西鐵、地鐵將軍澳支線以及馬鞍山至大圍鐵路線〈連同紅磡至尖沙咀延線〉。2000年5月,當局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訂定本港鐵路網絡適用至2016年的擴展規劃,當中建議優先發展的鐵路計劃,包括上述提及的正全速興建的五條新鐵路,以及已經在2009年通車的九龍南線等。先前作出的各項規劃確實有助於本港鐵路基建有序而持續地發展,而且取得有目共睹的具體成果,對於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功不可沒,亦造就了一大批經驗豐富的鐵路工程及項目管理人才,香港在這方面累積的經驗甚至成為高增值服務,「出口」到內地和海外。

     儘管如此,我們必須及時檢討和修訂鐵路網絡發展藍圖。當局在2012年4月至7月進行《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活動,提出三個大型跨區鐵路走廊的構思,即北環線、港深西部快速軌道和屯門至荃灣沿海鐵路。在今年2月至5月進行的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則集中探討七個地區性優化方案,包括北港島線、小西灣線、南港島線〈西段〉、屯門南延線、洪水橋站、東涌西延線和古洞站。目前有待當局綜合考慮兩次公眾諮詢的結果,制訂本港未來的鐵路發展策略。然而,長遠的整體鐵路規劃十分複雜,牽涉甚廣,與整體城市規劃密不可分。我認為,當局必須審慎研究下列幾項主要因素:

     其一,滿足未來人口增長所帶來的需求。當局在2013年10月公佈《集思港益》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在2014年2月公眾諮詢之後,政府須盡快制訂人口政策,並根據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及預測,以及人口和就業等規劃參數,相應調整本港鐵路發展藍圖。

     其二,配合土地及房屋的長遠供應。本港長遠房屋策略的公眾諮詢剛於12月2日結束,據諮詢文件作出的基本推算,未來十年總房屋供應介乎44萬至50萬個單位之間。行政長官在《2013年施政報告》亦明確表示,將採取一連串有力措施,增加土地供應,滿足房屋和各種發展需要,較長期的措施包括規劃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洪水橋新發展區、發展新界北部地區、發展大嶼山,包括進行《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以及在維港以外適度填海等。顯然,當局進行相關規劃時,必須有鐵路基建規劃的配套。有云「路到財到」,我認為應加上「路到人到」,因為鐵路的發展可帶來新的建屋空間,包括沿線的站頭上蓋。

     其三,須切合香港的長遠發展和策略性規劃的需要。特區政府在2007年10月公佈《香港2030研究》報告,旨在為香港至2030年的發展策略作出指引,提出了提供優質生活環境、提高經濟競爭力和加強與內地聯繫的三大方向。但正如我在本年度首次立法會會議上動議「制訂長遠基建規劃,推動可持續發展」議案時強調,特區政府應該在「香港2030研究」的基礎上,盡快提出優化方案,據此制訂長遠基建規劃,而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就是要完善集體運輸鐵路網絡。其中為滿足持續增長的跨境運輸及提供增值服務, 香港極需要一套全面綜合的鐵路發展策略。為配合日後落成的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香港國際機場第三條跑道的建設,以至珠三角地區的規劃及整體發展策略,特區政府必須完善跨境的海、陸、空接駁網絡。鐵路網絡的擴展亦必須密切配合本港各種公共交通工具,清晰定位。

     代主席,基於上述理據,我和經民聯的同事都認為,特區政府應綜合考慮本港長遠的人口和經濟發展趨勢、土地和房屋供應及整體城市基建規劃等因素,以及按照《我們未來的鐵路》的公眾諮詢結果,盡快檢討和制訂本港長遠的鐵路發展藍圖,並切實有序地推行有關規劃,以確保香港可持續發展。我懇請各位議員同事支持本人提出的修正案。

     代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