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旅業短中長招 挽港好客之都(刊載於2015年4月18日《經濟日報》)

      本周初中央政府宣布停止向深圳市居民簽發赴香港「一簽多行」,改為簽發「一周一行」。這令人關注會本地旅遊業、零售業、餐飲業,以至中小企的前景。業界發動全港逾萬家商戶攜手參與「開心.著數大行動」,可謂及時之舉。

      本港旅遊業目前遇到的種種問題,反映了政府多年來對旅遊業缺乏長遠政策和妥善規劃。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當局重視內地旅客自由行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卻忽視了如何相應提升本港接待旅客的能力。本港的各項旅遊配套設施不足,不但窒礙業界發展,甚至不時發生購物旅客與社區居民的摩擦。

      然而,如果以「反水貨客」為藉口,用粗暴的方式在公眾地方肆意滋擾內地遊客,滋擾店舖,甚至乘機宣傳港獨,擾亂社會秩序,我們必須強烈譴責。至於一些立法會議員提出的「一刀切」方法,例如為自由行遊客人數設上限、向內地訪港遊客開徵陸路入境稅等等,不但並非對症下藥,反而可能搞到業界「體虛血弱」,打擊旅遊服務的相關行業,嚴重影響從業員的生計,甚至影響到本港與內地在其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近年歐、美、日、韓和台灣等地,紛紛簡化簽證手續,積極吸引中國內地旅客到當地旅遊。香港本來坐擁地利之便,若反而拒內地遊客於門外,不僅放棄經濟收益和眾多的就業機會,亦有損香港作為國際旅遊城市的聲譽。無論是錯過了的機遇,還是走失了的顧客,都是不會輕易再返回的。何況,內地同胞和香港市民根本就是「血濃於水」。

      因此,特區政府必須正視有關問題,要分清水貨客或自由行等不同類型旅客,對症下藥,平衡旅遊業對香港經濟貢獻和市民生活的影響,適當採取短、中、長期的措施。

走水貨滋擾遊客行為 均須打擊

      短期而言,當局應一方面加強與內地執法部門溝通,打擊水貨活動;同時,對在公眾地方滋擾遊客及市民的人士加強執法。所謂「反水貨客」的粗暴行動愈演愈烈,對旅客和市民的人身安全、相關地區商戶的營商以及本地市民的生計,都造成嚴重的影響。

應優化自由行 加強海外宣傳

      中期而言,特區政府應該從兩方面着手:

      其一,與內地相關部門協商,優化現有的自由行政策,爭取擴大至現行49個城市以外而距離香港較遠的城市,以增加過夜內地旅客所佔的比例。

      其二,加強海外宣傳,爭取來自其他國家的高消費旅客,以均衡客源組合。如剛宣布推出的「開心.著數大行動」等商戶優惠,業界在未來1年加強推廣活動,包括海外宣傳,鞏固香港作為首選旅遊勝地的形象,也許可發揮一定的作用。

效荷蘭建「航空城」 擴容解困

      但作為治本之道,政府應盡快就本港旅遊業制定長遠及全面的政策,並相應進行規劃,以增加旅遊、交通和零售等配套設施。當局表示,迪士尼樂園和海洋公園正推行擴建計劃,顯然並不足夠。我曾經建議,隨着赤鱲角機場及其周邊地區逐漸形成一個滙聚航空、鐵路、公路、渡輪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當局應參考例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蒲機場發展航天城的經驗,以香港機場為核心,規劃發展一個集旅遊、會展、商務、零售、餐飲等功能於一身的「航空城」,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和內地居民來港旅遊和消費,並與市區的旅遊活動起分流作用。

      本港旅遊業的規劃與落實,涉及多個政策範疇,包括土地和城市規劃、景點開發、海陸空交通網絡、出入境口岸設施、旅遊業人才培訓、海外推廣、服務質素提升和行業規管等。當局必須以開放的思維,與不同的持份者充分溝通,做好跨部門協調,更要與其他相關地區合作,以提升接待遊客的能力及維護香港作為好客之都的形象。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