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香港段不容腰斬(刊載於2015年7月13日AM730「經民人語」專欄)
港鐵向政府提交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最新報告,預計工程將延至2018年第三季度通車,造價預算飆升至853億元,超支約三成一。高鐡項目完工日期一拖再拖,工程超支金額一再提高,難免令港人失望。
高鐵工程時間拖長,缺乏工地人手是重要的原因,港鐵曾透露欠缺1500至2000人,尤其欠缺具經驗的人手。此外,高鐵工程設計及施工方案有不少修訂,還遇上地質、護土牆等問題,額外工程費如移除南昌站的舊樁柱等,加上備用金,整體預算一再增加,工程費用的增加又涉及眾多承建商和分判商,加上項目團隊陣前易帥,可說一波三折。
不過,廣深港高鐵是中港兩地聯繫的重要橋樑,帶來的經濟效益無庸置疑,對香港的交通、物流和鄰近地區關係都十分重要。政府當務之急是要和港鐵及各參與者合作,實事求是,盡快落成通車,更絕不能任由項目「爛尾」。有人建議「腰斬」高鐵工程,將西九總站改成「巨型地下商場」,只可視為「怪論」。若無高鐵,在缺乏人流之下,誰會在此巨型商場購物?
儘管高鐵香港段面對不少問題,但並不存在「腰斬」的可能性和需要。截至今年5月,高鐵整體工程已完成七成,隧道工程完成超過九成,西九龍總站則完成一半以上,當務之急是完成餘下工程,順利通車。政府應與港鐵釐清具體及切實可行的時間表,包括確切的完工日期及通車日期等,以及最終涉及的工程費用,同時釐訂更有效的工程監管方法,在餘下的工程上盡力做好監督工作,控制成本,讓工程能按照新的時間表順利落成,才符合市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