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二零一五年撥款條例草案」第5項合併辯論發言

主席:

       本環節的各項議題,主要涉及經濟發展、工商財經、資訊科技、海運及空運等事務,關乎提升經濟活力,改善社會民生,和維持相關政府部門的有效運作。對於一些泛民議員在本環節提出125項修正案,當中包含許多不合乎情理的修訂內容,令我有不吐不快之感。

       主席,提升經濟活力的核心議題是如何促進產業發展。在今年3月19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本人動議了一項議案,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制訂長遠、全面及平衡的產業政策,確立清晰的政策願景和目標,貫徹和落實公共財政「應使則使」的原則,透過財政措施和資源的調配,從土地供應、稅務優惠、專項資助、人才培訓、官產學研相結合等多方面,提供綜合配套,策略性地剌激不同產業的增長,吸引外來投資,以鞏固「支柱產業」、推動「新興產業」及活化「傳統產業」,令香港經濟可以朝著多元化、高增值的方向發展。該議案在本會獲通過,顯示大多數議員同事都認同推動產業發展對香港的重要作用。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預算案在這方面著墨較多,除了推出一些鞏固傳統產業的措施之外,亦致力開拓新產業。例如,為了推動創新及科技產業,政府建議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50億元,並將「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納入基金之內,以提供更穩定的資助來源。同時設立「企業支援計劃」,加強資助私營機構的研發,令業界感到鼓舞。科技園公司又預留5,000萬元設立「科技企業投資基金」,以配對形式,鼓勵私人資金共同投資於合資格的初創企業。主席,本人謹此申報,我是香港科技園公司的董事,但並無金錢利益。另一方面,科技業界和工商界多年來倡議科技局的成立,但「創新及科技局」的撥款申請最終因為有議員「拉布」而未能於2月14日限期內通過,以致整個立法程序必須重頭再來,業界深感可惜。我和業界都期待,本會能支持通過政府稍後再提出的成立創科局的相關法例修訂和撥款申請,以免香港蹉跎歲月,一再錯失發展時機。

       毫無疑問,即使在創科局正式成立之前,香港也絕不應停止推動創新及科技產業的發展。所以,我和科技業界的朋友感到非常驚訝的是,陳偉業議員提出的幾項修正案,是關於削減總目55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通訊及科技科)的一般部門開支、員工個人薪酬、以及綱領 1廣播及創意產業的運作開支的全年預算開支,同時,關於總目155創新科技署,陳偉業議員提出另一項修正案,削減該署綱領4規劃創新及科技發展的運作開支的全年預算開支。而陳志全議員提出的相關修正案,甚至要削減該署的一般部門開支的全年預算開支。眾所周知,在目前的政府行政架構下,這兩個部門與推動創新及科技、創意產業最為密切。例如,創新科技署的工作範疇非常廣泛,包括落實支援研發的各項資助計劃、鼓勵大學與產業合作、推動各項科技創意活動、規劃創新及科技發展、促進香港檢測和認證業的發展等,其成績受到業界的肯定。如今,一些泛民議員不但設法阻撓創科局的成立,就連目前負責相關實際事務的部門運作也要干擾,後果之嚴重不難想像,如果上述那些不合情理的修正案獲得通過,香港在推動創新及科技發展方面的種種努力就可能無以為繼,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無異坐以待斃,難道這就是部分泛民議員希望見到的結果?他們對於科技界多番公開表達的強烈訴求與憂慮難道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嗎?

       此外,陳志全議員提出的數項修正案,是關於總目47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削減大約相當於該部門的一般部門開支、個人薪酬、以及有關僱用服務及專業費用的全年預算開支。一般人可能較少接觸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但如果我們對該政府部門的主要角色和職責了解多一些,就不難明白到上述修正案一旦獲得通過,不單只削去這個政府部門,亦對政府其他部門的有效運作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該部門負責三大綱領,綱領一是要確保政府內部善用資訊及通訊科技,快捷方便及可持續地為市民提供服務。綱領二是要協助發展全港資訊科技基建,釐定技術和專業標準,包括就發展本地資訊及通訊科技專業認可架構擬訂建議,並開展「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以培育年輕的資訊科技人才。綱領三是要推動社會對資訊科技的使用,包括促進本港設立高端數據中心、推行中小型企業雲端應用推廣計劃、舉辦國際 I T 匯以鞏固香港作為領先資訊及通訊科技樞紐的形象、以一站式入門網站 iStartup@HK為科技初創企業提供全面資訊等。由此可見,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各項工作是通過推動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既改善政府的整體服務水平,亦提升各行各業的效益,以鞏固香港作為世界級數碼城市的地位。明乎此,就難免令人質疑,議員提出上述各項修正案,是否要干擾政府各部門以至各行各業在數碼化時代的正常運作呢?

       附帶一提,張國柱議員提出的修正案,旨在削減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一般非經常開支下項目 894(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本年度的預算開支,也令我和業界朋友感到困惑。按一般理解,這個項目並不存在甚麼爭議性,政府資訊科技總監將聯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及教育局,在2015至2023這八個學年試行推出雙管齊下的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由有關中學與大專院校及業界合作推行。其中包括兩部分,一是資訊科技增潤班計劃,為對資訊科技感興趣及具才華的學生提供深入的資訊科技培訓;二是資訊科技增潤活動計劃,通過活動在校園營造崇尚資訊科技的氛圍。凡此種種,旨在及早在中學培育資訊科技人才,也有助於扭轉本港社會以往「只重財技,不重科技」的畸形發展,有利於培育更多創新人才,創造奇蹟。計劃或有改善空間,但又何至於要予以扼殺呢?

       主席,本人想與各位同事分享一下我在4月9日參加「2015 國際 IT 匯」開幕禮的見聞。當日其中一項活動是「數碼港編 Code 新世紀 1000」活動,由全港一千多名中小學生聚集於中環海濱活動區,集體編寫程式,構建夢想中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成功創造了世界紀錄,盛況空前,亦令人感動。活動有助於激發學生對IT的興趣,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創新及科技行業。我們本來應該鼓勵政府投放更多資源,以持續營造有利於本港創新及科技產業長遠發展的社會氛圍,奈何部分泛民議員反其道而行,實在令人無奈及慨嘆!

       主席,當我們講到推動產業和經濟發展,除了要開拓「新興產業」,也要鞏固「支柱產業」,其中一項就是旅遊業。以2014年為例,旅遊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五,帶動多個行業發展,包括零售業、餐飲業、酒店業等,也關乎許多中小企的前景,聘用二十七萬人,服務六千多萬訪港旅客,總消費超過三千五百億元。然而,過去幾個月一些事態的發展,已令旅遊業的發展蒙上陰影。財爺在今年二月公佈預算案時,針對一些受佔領行動影響的行業,推出一些短期支援措施,包括豁免一千八百間旅行社,及二千間酒店和旅館半年的牌照費用。同時,又額外撥款八千萬元給旅遊發展局,在未來一年加強推廣活動,包括海外宣傳,聯同零售業界舉辦購物節和推出購物優惠、電子折扣券,並會擴大今年海外推介會的規模,豁免本地業界的參展費用等。本港社會上一些事態的發展,證明政府這些措施的必要。一小部分港人以「反水貨客」為藉口,用粗暴的方式在公眾地方肆意滋擾內地遊客,滋擾店舖,作出種種形同趕客的不文明行為。四月中旬,中央政府宣布停止向深圳市居民簽發赴香港「一簽多行」,改為簽發「一周一行」。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訪港旅客數量雖然仍有上升,但不少是過境客,消費意欲亦明顯下跌,旅行社接團數字更大幅下降。儘管當局早前與業界聯手發動全港逾萬家商戶攜手參與「開心.著數大行動」,可惜零售業生意仍呈現下跌趨勢,業界憂慮人流減少將引起連鎖反應,甚至可能出現倒閉裁員潮。在旅遊業陷於困境的情況下,我們本來應該支持政府投放資源,聯同旅發局展開相應行動,重建國際和國內旅客對香港的信心,一方面加強內地市場推廣,並積極與內地相關部門協商,優化現有的自由行政策,爭取擴大至現行49個城市以外而距離香港較遠的城市,以增加過夜內地旅客所佔的比例。另一方面,加強海外宣傳,爭取來自其他國家的高消費旅客,以均衡客源組合,鞏固香港作為首選旅遊勝地的形象。然而,部分泛民議員竟然反其道而行,例如,陳偉業議員就總目152提出的修正案,削減大約相當於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工商及旅遊科)就香港旅發局資助金的全年預算開支,而毛孟靜議員和范國威議員亦要削減大約相當於香港旅發局用於內地市場推廣的全年預算開支。凡此種種,顯示部分議員完全不理會民間疾苦,亦置相關業界的困境和憂慮於不顧,令人慨嘆!

       我在此亦多謝陳志全議員剛才打鐘叫人,他知道我的發言裡面有些實質而具針對性的對於修正案的意見,似乎他很樂意耐心聆聽,亦都呼籲其他議員回來聽我講,要多謝他。不過,我仍然希望不要打那麼多鐘,因為我們用多些時間辯論就更好。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2015年撥款條例草案」,反對各項修正案。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