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加強打擊走私野生動物的罪行”議案發言

主席:

      首先感謝葛珮帆議員動議原議案,讓大家一起探討這個社會應該關注的議題。

      近日,本人收到一些研究報告,來自不同的關注保護野生動物的非政府組織,他們不約而同要求各地政府採取有效措施,阻止象牙貿易和加工,他們所披露的現存監管漏洞也確實值得關注。我認為,本會值得以此作為案例,探討加強打擊走私野生動物這個議題。

      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在近年十分猖獗,犯罪集團利用與走私毒品、軍火的類似手法,走私野生動物,躍升為全球第四大非法貿易,每年交易總額超過190億美元,當中走私象牙佔了很大的比重,大部分交易的最終目的地是亞洲市場。香港作為國際商貿樞紐,若然涉及國際野生動物走私活動,難免對本港的國際形象造成負面的影響。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大象數量急劇減少,促使《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在1989年通過禁止全球象牙貿易的提案,該禁令使盜獵大象的情況有所緩和。然而,近年隨著亞洲地區對象牙的需求不斷上升,使盜獵和走私象牙活動轉趨活躍,導致每年超過33,000隻非洲大象招致殺身之禍,情況令人憂慮。今年十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會晤美國總統奧巴馬達成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兩國一致決定各自頒布禁令,除少數特例之外,全面停止象牙進出口貿易,同時,還將採取有效、及時的政策逐步停止本國的象牙貿易。全球兩大象牙貿易和消費國的這項決定,被動物保護組織視為「具有里程碑意義」。

      香港是上述國際公約的成員,1990年相應條例也在本港生效,在此之前持有的象牙被視為合法象牙儲備。當局又實施許可證制度,以監管合法象牙庫存貿易,直到庫存完全出售為止。資料顯示,現時本港有超過400個持牌商戶,合共管有111.3噸象牙庫存。

      然而,由於走私活動利潤豐厚,非法象牙貿易禁而不絕,自2000年起,香港海關共檢獲超過33噸走私象牙。同時,更有不法商人利用牌照制度的漏洞,以合法象牙為名,從事非法象牙貿易,即所謂「洗黑象牙」現象。

      主席,在這個背景之下,我認為當局確實有必要探討如何加強規管在本港進行象牙及其他瀕危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貿易。現時,本港通過《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所實施的管制,大致參照上述公約的規定,理應適時予以檢討,堵塞可能出現的漏洞,亦要檢視現時對非法交易的罰則,是否有足夠的阻嚇作用。同時,為了加強執法,政府應為有關部門增撥資源。現時漁農自然護理署只有八名督察負責巡查本港所有出售珍稀及瀕危物種製品的店舖,資源顯然落後於社會對加強相關監管的要求。此外,當局應該與相關業界和其他關注保護野生動物的非政府組織合作,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提高本港市民和訪港旅客對保護大象和其他瀕危物種的意識。

      另一方面,我們仍有必要保持適當的平衡,對於那些在許可證制度下從事合法象牙庫存貿易的持牌商戶,維持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當局可以考慮社會人士的建議,在網上設立象牙交易資料庫,以增加業界運作的透明度。

      主席,我認為,香港作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成員,毫無疑問有責任加強打擊走私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的罪行。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