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二零一六年撥款條例草案」第4項合併辯論發言

主席:

        我發言表明支持整體通過「二零一六年撥款條例草案」。本環節是第四項合併辯論,與土地、房屋、交通、環境及保育等主題相關,我作為工程業界在議會的代表,有必要清楚表達業界的聲音和訴求。經主席閣下裁決刪減之後,一些泛民議員在本環節仍然合共提出69項修正案,當中包含許多有違情理的內容,本人必須予以駁斥,以正視聽。

        本環節的各項議題,不免涉及本港的種種發展規劃,包括長遠規劃,亦至少牽涉發展局、運輸及房屋局和環境局等3個政策局,以及相關的12個專責部門。特區政府未來必須繼續投放資源,以解決土地及房屋供應,規劃新發展區,以及落實新的鐵路和其他關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基建項目,確保香港可持續發展。就算是提出各項修正案的幾位泛民議員,口頭上亦似乎很關注這些發展與民生問題。不過,他們講就一套,做就另一套,各項修正案的內容卻是大削相關部門的資源,甚至削減其一般部門開支以及員工個人薪酬的全年預算開支,實質上等於取消這些部門的基本運作,而且連相關公務員的「出糧」亦成問題。如果這些修正案不幸獲得通過,後果不堪設想。

        主席,相信市民都有興趣知道,這些泛民議員在本節提出的各項修正案,牽涉的範圍有幾廣、造成的影響有幾大?

        首先,住屋問題是當前社會最矚目的民生問題,不少市民包括年輕一代都渴望有自己的居所,特區政府亦致力覓地建屋。在 2016-17年度,規劃及地政範疇的經常開支將達到48 億 1,032 萬元,較上年度的修訂預算增加了1 億 835萬元,主要用於加強開發土地 、推展新發展區和擴展新市鎮、以及加強與樓宇安全有關的執法行動等。在短中期土地供應方面,當局會繼續改劃合適的用地及適度增加發展密度,已計劃就40多幅用地開展法定圖則修訂程序,估計可提供約8萬個住宅單位。中長期方面,當局正全速推展各項新發展區和新市鎮擴展計劃,以及規劃新界北和大嶼山的長遠發展等。估計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東涌新市鎮擴展、洪水橋新發展區,以及元朗南發展將可提供超過197, 000個住宅單位和超過35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香港過去由於欠缺全面長遠的規劃,工程業界深受其害,「一時做死、一時餓死」。本人在2013年10月在立法會動議議案,促請特區政府制訂長遠基建規劃,議案獲得大多數議員認同,在無修訂下通過。因此,我樂於見到,規劃署正在着手「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的更新研究。至於在提高樓宇安全水平方面,屋宇署每年均進行針對違例「劏房」以及其他僭建物的大規模行動,為了跟進第六十四號審計報告及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報告書的建議,本年度會加大相關的執法及檢控力度。上述各項工作,主要由發展局(規劃地政科)及相關的屋宇署、地政總署、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執行,而陳偉業、陳志全、梁國雄等議員如今卻提出要削減這些部門的資源,甚至削減其一般部門開支以及員工個人薪酬的全年預算開支,難道他們認為上述的各項短、中、長發展規劃可以置之不理?市民的住屋需求又如何得以滿足?樓宇安全問題又能否視而不見呢?

        在陸路交通基建方面,路政署在本年度除了監督高鐵香港段、南港島線(東段)、觀塘線延線及沙田至中環線的進度,確保這些項目能及時完成之外,將繼續推展《鐵路發展策略 2014》所建議的鐵路計劃。運輸及房屋局局長亦表示,將率先推展北環線及古洞站、屯門南延線和東九龍線的詳細規劃工作。我認為落實相關的規劃及前期工作已是刻不容緩,否則,隨著現時全速興建的幾條鐵路在未來數年相繼落成,新項目如不能接上,本港鐵路基建將難以有序而持續地發展。而陳偉業和陳志全議員如今卻提出要削減路政署的一般部門開支以及員工個人薪酬的全年預算開支,難道他們認為不用監管上述正在興建的交通基建項目的進度?而香港也沒有需要進行新的鐵路規劃嗎?

        在航空運輸方面,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和第三大國際客運機場,為應付未來空運需求,維持香港作為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的競爭力,機場管理局現正全力推進三跑道系統計劃,相關業界都普遍支持興建三跑道系統。然而,黃毓民和范國威議員卻分別提出要削減運房局(運輸科)就三跑系統計劃相關的詳細設計,和施工階段的監察與核證顧問服務的全年預算開支,難道他們認為特區政府對於三跑道系統的興建連最基本的監察都不需要嗎?

        在環保方面,當局為了實現《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 - 2022》所訂立的目標,在2022年或以前減少40%的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正逐步落實生產者責任計劃。本會已在3月17日審議並通過《2015年促進循環再造及妥善處置(電氣設備及電子設備)(修訂)條例草案》,同時,《2015年促進循環再造及妥善處置(產品容器)(修訂)條例草案》亦已完成法案委員會審議階段,並將在稍後安排恢復二讀辯論。本人作為這兩項條例草案的法案委員會主席,對此感到欣慰,並樂於見到當局正推展各項籌備工作,包括興建廢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及處理設施和擬備所需的附屬法例。環保署亦會監察 10 億元回收基金的推行情況及協助回收行業提高作業能力和效率。此外,環保署又會聯同機電工程署,致力提高建築物能源效益,包括在本年實施新修訂的《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然而,陳偉業議員分別提出兩項修正案,要削減環保署和機電署員工個人薪酬的全年預算開支。我希望陳偉業議員可以向市民交代,他是否認為上述環保工作可以不做,又或者可以由他去發動義工去做呢?

        主席,據我了解,工程業界很多朋友都非常關注上述議題,亦非常憂慮上述各項修正案一旦獲得通過所帶來的惡劣後果。一些泛民議員往往喜歡誤導公眾,將經分區直選產生的議員和經功能團體選舉產生的議員對立起來,又肆意矮化功能組別議員,認為是小圈子選舉產生、只會照顧工商界利益等等。這對於相關議員及其所代表的選民顯然都是不公平的。作為工程界在議會的代表,我亦必須借此機會,鄭重澄清。以我所服務的工程界為例,任何人士只要是根據《工程師註冊條例》(第 409 章)註冊的專業工程師,或有權在香港工程師學會的大會上表決的該會會員,就可以申請登記為這個功能界別的選民。這些個人選民必須擁有法定註冊的專業資格,除了受聘於本港各大、中、小企業的工程師之外,還包括成為專業職系公務員的工程專業人士,他們獲聘用於特區政府各部門,特別是本節辯論所涉及的部門,包括規劃署、地政總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房屋署、建築署、屋宇署、渠務署、水務署、機電工程署、運輸署、路政署及環保署等和相關的政策局,他們的服務對象是全港市民,在推動工務工程方面向來扮演重要角色,在社會上的作用、貢獻與地位無可置疑。然而,這些擔任專業職系公務員的工程專業人士近年面對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尤其要迅速回應議會內外各種各樣的訴求。本人多次向特區政府反映這些專業職系公務員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我在上任後一個月,就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及房屋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上,要求政府增設各級專業職系公務員職位,以應付日益增加的工作量。我樂於見到,截至2015年3月底,政府各部門相關工程專業的公務員編制數目,由2011年的3,545名增加至2015年的4,082名,增加了537人。過去四年,經立法會財委會批准,政府各部門亦增設了29個首長級工程師職位。在本財政年度,政府相關部門亦將增聘156個工程專業人員職位。當然,除了增加人手編制,我認為當局也應訂立定期的檢討機制,並建立合理的晉升階梯,以培養和留住工程專業人才,維持公務員團隊的專業水平和整體士氣,務求有政策、有規劃、有人才、有資源,落實施政。我最近接觸的公務員都歡迎並支持增加部門人手,以減輕現有員工的沉重壓力。但幾位泛民議員現在提出的修訂案卻反其道而行,甚至要削減各相關部門的員工個人薪酬的全年預算開支,可謂十分離譜!

      主席,上述泛民議員一方面強烈要求政府各部門提升服務水平,擺出很關注社會民生的姿態,另一方面卻對預算案提出不合情理的修訂,甚至要將相關政府部門的一般部門開支以及員工個人薪酬的全年預算開支全數剔除。如果這些修正案獲得通過,相關政府部門的運作將陷於停頓甚至關閉,又打擊公務員的士氣,斷絕他們的生計,更嚴重影響社會民生!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2016年撥款條例草案」,反對各項修正案。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