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2019年稅務(修訂)(稅務寬免)條例草案》二讀恢復辯論發言

主席:

       財政司司長在2月27日公佈的《2019至2020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中指出,為了減輕納稅人的負擔,建議一次性寬減2018-2019課稅年度75%的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利得稅,每宗個案以2萬元為上限。其後在憲報刊登並於3月20日向本會提交《2019年稅務(修訂)(稅務寬免)條例草案》(下稱「條例草案」),其主旨是修訂《稅務條例》(第112章),實施上述建議。本會隨後成立了法案委員會,對條例草案進行審議。法案委員會在4月26日已經向內務委員會提交報告,表示不反對在本議事堂恢復條例草案的二讀辯論,而法案委員會及政府當局當時均表明不會提出任何修正案,顯示社會各界對條例草案沒有什麼爭議。

       然而,眾所週知,「條例草案」本來已安排在6月26日的本會會議進行二讀恢復辯論、全體委員會審議及三讀的程序,很可惜,事與願違,不但本議事堂的議事日程其後遭到非建制派議員的嚴重干擾,連本會大樓也遭到暴徒嚴重損毀,以致條例草案的二讀及三讀的程序要延擱到今日才可以重新列入大會議程。

        主席,政府官員曾經向法案委員會表示,當局在制訂每年財政預算案的一次性紓困措施時,會因應整體經濟情況、政府的財政狀況、社會各階層的需要和相關的政策作通盤考慮。上述財政預算案建議的各項一次性紓困措施合共涉及429億元,與2018-2019年度綜合盈餘相比,是一個相當大的比例,因此,當局沒有打算調整上述一次性寬減稅款措施。不過,據當局在4月30日公佈的數據,上述財政年度的盈餘錄得680億港元,較修訂預算的587億元,增加了93億元,顯示整體財政狀況較原來的預算及修訂預算為佳,卻少於上一個財政年度的逾千億盈餘。同時,俗稱「派糖」的利民紓困措施,包括寬減薪俸稅和差餉的上限金額都有所減少,不少市民都有些失望。

       主席,更值得社會各界關注的是,由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政治動亂已持續困擾本港社會四個多月,即使特區政府在9月4日提出四項行動,包括正式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以釋除市民疑慮;此外,當局又宣布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由10月5日起實施《禁止蒙面規例》,希望藉此有效防止極端暴力分子藉蒙面隱藏身份,協助警方嚴正執法。但正如大家耳聞目睹,極端分子的暴力衝擊不斷升級,不僅四處縱火,肆意破壞政府建築物、港鐵站設施及商鋪,更以燃燒彈、腐蝕性液體、磚頭、鐵枝等殺傷力武器攻擊警員及市民,既嚴重危害大眾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亦令香港社會持續動盪,經濟活動受到嚴重衝擊。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如今環球經濟陰霾密布,中美貿易磨擦升溫,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各主要經濟體出現衰退的機率上升,工業和貿易活動表現疲弱,以致香港經濟的下行壓力顯著增加。特區政府近日已將2019年全年實質增長率預測下調至0%至1%。香港工商界面對的營商環境急速轉差,中小企業更感困惑。經民聯在7月底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撐經濟、保就業、惠民生」的建議。我們樂於見到,司長在吸納業界意見後,迅速回應社會的一些關注和訴求,在8月中推出一系列支援企業及減輕市民生活負擔的措施。利民紓困方面,政府提高薪俸稅、個人入息及利得稅退稅比率,由75%提升至100%,而每宗個案的上限則維持在20,000元;同時提供每戶補貼電費2000元、公屋免租一個月等,可望短期減輕基層和中產市民的生活負擔,提高消費信心。企業營商方面,政府的七項新措施包括豁免中小企27類政府收費12個月、優化及增設「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信貸擔保產品、額外注資「BUD專項基金」及「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等,有助中小企短期減輕營運負擔,加強競爭力,從而保就業,提振香港整體經濟。這一系列支援企業和減輕市民負擔的措施預計約額外動用191億元。換言之,當局前後兩次公佈的一次性「派糖」措施,合共大約涉及620億元,與2018-2019年度綜合盈餘680億港元相比,是一個相當大的比例。相信議員同事都注意到,大主席閣下已批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免卻所需預告,於全體委員會審議階段,就條例草案動議修正案,以反映將薪俸稅、個人入息及利得稅退稅比率由75%提升至100%的建議。至於豁免政府收費等建議,既有可能須修訂相關附屬法例,也會有需要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批准,經民聯期望當局盡快跟進落實,使廣大市民和中小企業能夠早日受惠。

       儘管如此,我們不免要追問:即使上述「派糖」措施都全部落實,是否已經足夠為民紓困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隨著極端分子的暴力行徑不斷升級,各行各業所受到的打擊也日益明顯,例如,不少文娛體育盛事陸續取消或延期舉辦,衝擊香港的盛事之都地位。不穩的局勢亦令旅客卻步,來港旅客數字「跌跌不休」,香港8月份的整體訪港旅客較去年同期下跌四成,內地旅客跌幅更高達42%,業界生意一落千丈,不少旅遊公司面臨倒閉。聯盟近日不斷接觸業界,聆聽及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要。本人和聯盟其他議員在10月10日約見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和商經局局長邱騰華,向他們反映業界的苦況和經營困難,並提出一些建議,敦促當局盡快為旅遊業界出台更具針對性的紓困措施。我們樂於見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天公佈第三批企業紓困措施,包括將向運輸業商用車提供6個月燃料補貼,擴大政府產業50%租金減免的範圍,並由商經局與旅遊業界商討一些具體的支援措施,預計上述各項措施涉及額外支出20億元,相信有助於業界尤其是中小企紓緩燃眉之急。經民聯亦期待特區政府繼續密切關注本港社會經濟狀況,切實聆聽市民和業界的聲音,適時推出更多紓解措施,繼續「撐企業、保就業、惠民生」。

       主席,更值得社會關注的是,面對當前街頭暴亂的持續困擾,大部分守法市民都陷入驚恐和不安之中,外資和遊客亦對香港敬而遠之。不少市民,包括工商專業界人士都反映,特區政府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採取強而有力的措施,嚴正執法,讓社會迅速恢復正常秩序。畢竟,要繁榮要發展,讓市民安居樂業,前提必須要有一個穩定安寧的社會。否則,若果香港經濟持續走下坡,政府將來就不容易有可觀的財政收入改善民生,更遑論有盈餘可供「派糖」讓市民額外分享經濟成果。

       毫無疑問,要突破本港目前的困局,重新出發,有賴社會各界盡快放下政治爭拗,通力合作。令人慨嘆的是,立法會大樓在7月1日被暴力嚴重破壞,以致7月份原訂的立法會會議和其他的包括財委會等委員會的會議,以及要加開的會議都不能夠召開。我們辛辛苦苦修復了立法會大樓,很多市民都向建制派不同黨團的議員反映,他們真的十分希望牽涉到香港經濟民生各方面,無論是法案還是撥款都能夠在立法會大樓修復之後恢復進行審議,不希望香港除了街頭暴力之外,亦都受議會的拉布與暴力拖垮。可惜,正如大家都見到,本年度立法會會期開始以來,連行政長官在本議事堂宣讀施政報告和舉行相關答問會都無法正常進行,而無論財委會、內委會以至部分事務委員會選舉正、副主席的工作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拖延,本人對這樣的拖延表示極度擔心。我相信市民都非常期望,立法會能夠盡快恢復正常的議事環境和正常的議事程序。

       事實上,在上一個立法年度,財委會積壓了多項撥款申請,包括已獲工務小組委員會支持,但仍有待財委會通過撥款的超過700多億元的工程項目,預計涉及約14,000個職位。這些工程包括興建醫院、社區會堂和改善渠務等,與民生息息相關,撥款無期亦已令建築工人開工不足,直接影響工程建造業界的生計。這絕非危言聳聽,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日前指出,受近年立法會運作慘遭拉布影響,多項民生措施「應推未推」,再加上連月來的社會暴亂,令業界深陷困境,宣布15個工種從11月1日起全面凍薪,亦是自2007年後首次,預估約35 萬工人受影響。因此,業界強烈呼籲,非建制派議員讓立法會盡快回復正常運作,加快批出工程撥款,以免令業界工程批撥時高時低, 令業界從業員一時「做死」, 一時「餓死」。

       主席,我亦衷心期待並呼籲,大家盡快放下政治歧見,停止無謂爭拗,為民生,做實事,讓香港社會持續發展,市民安居樂業,亦為新一代創造向上流動的機遇,從而有助解決本港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通過《2019年稅務(修訂)(稅務寬免)條例草案》和當局動議的修正案。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