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2019年稅務(修訂)(稅務寬免)條例草案》三讀辯論發言

主席:

       鑒於《2019年稅務(修訂)(稅務寬免)條例草案》經修正已獲全體委員會通過,我發言支持三讀通過條例草案。儘管如此,本人的支持並非表示完全認同政府當局的取態。本港經濟面對內憂外患,5個月來的社會動亂仍未停息,暴力行為不斷升級,政府的惠民紓困及提振經濟的力度,有必要進一步加強。

       主席,我相信大家都留意到,在全體委員會審議階段,不同黨派議員同事都促請特區政府當局審時度勢,在利民紓困方面必須加大力度,甚至應該跳出固有的施政思維框框,很明顯的事例是,如果僅僅按特區政府現時的做法,在提升2018-2019課稅年度薪俸稅、利得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的稅項扣減的百分率的時候,只局限於由75%提升至100%,卻仍然維持每宗個案的上限為20,000元,利民紓困的效果並未足夠,因為這改變只是惠及課稅的75%仍未達20,000元上限的個案。面對目前香港經濟民生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政府救市惠民的措施要加大力度,例如參考經民聯曾經向財政司司長提交的建議,提高基本免稅額至15萬元和進一步擴闊稅階,同時寬減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設寬減上限應增至35,000元。或者特區政府考慮的是只動用年度盈餘作為紓困措施的資金來源,但我認為面對經濟急速下行的風險,政府必須對症下醫,即使要動用更多的資源亦要考慮,不能狹隘地守著「收支平衡」的理念。政府理財「量入為出」應該是以長遠著眼的。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是政府財政政策的社會效應,在經濟低迷的時候,政府財政工具的提振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主席,大家都不難察覺,建制派議員在條例草案二讀辯論或全體委員會審議時都異口同聲表示,反修例事件引發的軒然大波已持續困擾社會五個月,極端分子的暴力行徑不斷升級,各行各業備受打擊,在此背景下,無論政府當局推出多少輪一次性「派糖」紓困措施,也最多只能夠暫時「止咳」,治標的作用亦有限,更加談不上治本。特區政府的當務之急,在於盡快採取強而有力的措施,嚴正執法,讓社會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只有在社會重上正軌的時候,我們才有可能繼續穩定前行,進一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當然,特區政府在止暴制亂的同時,也必須密切關注本港社會經濟狀況,虛心聆聽市民和業界的聲音,善用財政儲備,適時推出更多利民紓困措施,務求切實達致「撐企業、保就業、惠民生」的效果。

       主席,止暴制亂,讓香港回復平靜,是大部分市民的共同意願和心聲。社會各界,包括本會不同黨派的議員同事,都應該盡快放下政治歧見,停止無謂爭拗,為民生,做實事。不少市民向經民聯反映,希望立法會能夠盡快恢復正常的議事環境和正常的議事程序。可惜,本年度立法會在10月開始以來,工作並不暢順,連內務委員會的正副主席都未能選出,部分事務委員會亦有同樣情況。而財務委員會亦要舉行多次會議,用上近二十小時才選出正副主席。

       主席,政府在推出稅務寬免等紓困措施的同時,必須積極提振經濟活動,幫助各行各業渡過難關。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三讀通過《2019年稅務(修訂)(稅務寬免)條例草案》。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