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淪常態 民生福祉被攬炒(刊載於2020年4月1日《東周刊》)
立法會喺三月二十五日召開特別會議,議員戴住口罩開會,繼續審議涉及逾二千億元嘅「臨時撥款決議案」。反對派為求阻止議案通過,既喺上次會議已提出中止待續議案,又多番點算法定人數試圖製造流會。還幸臨時撥款決議案最終獲得通過,否則政府服務要停擺!
有啲市民可能唔太明白點解要有臨時撥款議案,事實上呢個議案既有需要,亦有迫切性。今年政府嘅財政預算案喺二月二十六日公布,財委會喺四月初召開幾日特別會議審核新一年度開支預算,然後立法會將於四月二十二日嘅大會恢復《二○二○年撥款條例草案》二讀辯論。為確保喺四月一日新財政年度開始至撥款條例實施嘅時間內,各項公共服務唔會因缺乏資源而被迫停止,就有需要由立法會審議通過臨時撥款決議案,為政府運作及各類公共服務提供經費。
議案涵蓋嘅項目經費涉及醫療衞生、社會福利、教育,及支付合約員工嘅薪金等等。以新財政年度第一個星期為例,要俾醫院管理局約六十二億元資助金,向約十二萬個綜援受助家庭及約十四萬名公共福利金受惠人士,發放合共約十三億元等等,與社會民生福祉以至當前抗疫都息息相關。試問一旦因政府不獲批臨時撥款,而令醫管局嘅服務受到嚴重影響,是否市民所願見呢?香港社會可以承擔咁嘅攬炒惡果嗎?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香港社會理應放低政治爭拗,共同抗疫。可惜,反對派議員喺議會全面拉布,立法會大會、財委會、工務小組,都有大量議程積壓,內務委員會搞咗半年都未選到主席,以致內會工作完全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