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根據《公共財政條例》動議的擬議決議案發言

主席:

       本人發言支持特區政府根據《公共財政條例》動議的關於2020至21年度臨時撥款的擬議決議案,這項擬議決議案既有實際需要,亦有迫切性。鑒於本會將於4 月22的會議才恢復《2020年撥款條例草案》的二讀辯論,為了確保在4 月1 日新財政年度開始至《2020年撥款條例》實施的時間內,各項公共服務不會因缺乏資源而被迫停止,就有需要實施過渡措施,由本會審議通過這項擬議決議案,授權臨時撥款,為各類公共服務提供經費或資助,加上需要預留數天讓當局完成通過臨時撥款議案後的相關法定程序,更顯得本會的審議是刻不容緩。  

       主席,正如財經及庫務局局長剛才動議通過這項臨時撥款決議案致辭時指出:「這是沿用已久的必要程序, 具體安排亦與近年一致。」但我認為,以當前香港所面對的困境,這做法恐怕遠遠超出所謂「遵循慣例」的範圍,而具有特別的迫切性。     

       香港過去大半年「屋漏兼逢連夜雨」,既經歷持續多月的極端暴力示威的衝擊,最近又碰到新冠肺炎的打擊,各行各業都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大批香港中小企掙扎求存,勞工市場急劇惡化。據政府統計處3月17日發表的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上升至3.7%,為超過九年來的高位,就業不足率亦上升至1.5%的五年高位,總就業人數的按年跌幅擴大至2.5%,為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的最大跌幅。過去大半年一些暴力示威者多番揚言要「攬炒」,但我們首先見到的卻是不少打工仔「被炒」!

        顯然,香港的很多中小企以至一般打工仔正陷於水深火熱的境地。特區政府也不敢怠慢,2月推出三百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並已獲立法會財委會通過,相信可稍解部分市民和企業的燃眉之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佈的《財政預算案》,更推出逾1,200 億元的一次過紓困措施,包括向每名市民派錢1 萬元,社會各界都希望立法會能盡快審議通過預算案,因為這些紓困措施「急如星火、刻不容緩」。

       主席,令社會各界深感憂慮的是,反對派議員在議會全面拉布,已經成為新常態,不論是本會大會、財委會和工務小組,都有大量議程積壓,甚至發展到連內務委員會正、副主席的選舉也要「拉布」而至今未見盡頭。本屆立法會只餘下大約四個月任期,如果拉布的情況持續,要完成處理所有積壓的議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儘管反對派議員可以在議事堂持續拉布,但政府有很多服務卻是必不可少,沒有一刻可以突然停止,每天亦要支付大量開支,「臨時撥款決議案」涵蓋的項目經費涉及醫療衛生、社會福利、教育、保安等的服務,還要支付合約員工的薪金和供應商的應付帳目等等,正如財經及庫務局局長發言時指出,以2020-21 財政年度第一個星期為例,要給予醫院管理局約62 億元的資助金,以及向約12 萬個綜援受助家庭及約14 萬名公共福利金受惠人士發放合共約13 億元等,與社會民生以至當前抗疫都息息相關。本人申報現時是醫院管理局成員,但並無金錢利益。現時不少人都關注醫管局轄下各醫院的前線醫護人員的抗疫及防護設施是否足夠,試問一旦因政府不獲批臨時撥款而令醫管局的服務受到嚴重影響,是否市民所願見,又是否香港社會可以承擔惡果呢?

       事實上,近年工務工程撥款的審批在立法會飽受「拉布」拖延,審批進度緩慢。財委會在上個立法年度僅通過約651億元工務工程撥款,比工務小組委員會確認建議的1,402億元少逾一半,尚餘逾750億元撥款等待審批。截至今年3月13日,財委會在本年度連225億元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整體撥款在內,只通過約670億元撥款,當中大部分都是在「追落後」,要處理上年度立法會大樓被破壞、以及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加會所積壓的工務工程撥款,而追落後只追了約360億元。與每年過千億的新工務工程相比,立法會對政府工務工程的撥款進度非常緩慢,對建造業造成極大影響,因為建築工序都是一環扣一環,撥款遲遲未能通過,所有工序都難以開展,大批與建造業相關的員工也被迫「手停口停」。

       建造業界是深受「攬炒」影響的嚴重受害者,失業數字對比其他行業更高,1月份數字達5.7%,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可謂雪上加霜。新公布的至2月份數字更升至6.8%!就業不足率達6.2%!當前工程界正面臨「工作鏈、供應鏈和資金鏈」「三鏈斷裂」危機,幾十萬建造業界工人及專業人士的生計受到影響,不少中小企更是危在旦夕。有些人慣於把民生掛在口邊,又說要為年青人帶來美好的未來,但實質上口是心非!各種形式的「拉布」不停止,整個建造業都受害,民生相關項目被延誤,廣大市民最終也會被拖累!

       工務工程拉布的一個例子,是18億元的橫洲公屋發展第一期工地平整及基本設施項目,涉及4,000個公屋單位。工務小組早於2019年3月已通過該項目,提交財委會,結果因為議會拉布,又由於7月1日立法會大樓被嚴重破壞,財委會無法加會,拖拖拉拉下,到今年3月13日即上周五,才獲財委會通過撥款。這一年的拖延,使到4,000個公屋單位再遲一年興建。試想,4,000戶輪候公屋的市民要多等一年,假設每戶現時的住所,即便是環境惡劣的劏房,比公屋租金每月要多支出7,000元,一年就是84,000元,4,000戶共多支出3億3千6百萬!這些是基層市民實際從微薄收入中拿出來的呀!拉布、泛政治化的為害,不需我多講了。

       主席,幾位反對派議員提出的幾項修訂議案,都是令人難以認同的,張超雄議員和胡志偉議員的修訂議案分別提出要削減臨時撥款總額,其效力是要將總目21(行政長官辦公室)可支用的款項為$0。首先,根據香港《基本法》第43條和第48條,行政長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既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亦負責領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其次,抗疫如同打仗,既要迅速就瞬息萬變的疫情提出應對措施,又要與香港與境內外的其他政府機構加強協作,如果把行政長官辦公室可支用的款項削減為$0,等於讓特區政府的中樞系統停止運作。至於張超雄議員的另一項修訂議案和尹兆堅議員的修訂議案分別提出要削減臨時撥款總額,其效力是要將總目122(香港警務處)可支用的款項為$0。

       主席,過去大半年來一些極端分子的暴力行徑不斷升級,漫延港九新界各區,暴力手段更趨激烈兇殘,堵路、刑毀、縱火、破壞鐵路與交通設施、襲警、濫用私刑,幾乎無日無之!這種暴力衝擊行為涉及嚴重罪行,警隊有必要嚴正執法。反對派完全將這些事件的責任推諉於特區政府和警方,我有不少朋友對此感到困惑不解,有朋友還特別要我留意一則新聞:警方在3月8日突擊搜查全港多個地點,拘捕十七名男女,檢獲3個土製炸彈半製成品,以及2.6公噸製造炸彈的化學物料。這些搜獲的危險品並非放在荒郊野外,而是儲藏於鬧市之中。如非警方迅速破案,一旦爆炸品在製造過程中發生意外,或被投放於人群密集的大型活動中,勢必造成重大人命傷亡!只要大家稍為關注香港抗疫新聞,必定留意到香港警隊除了肩負守護社會治安的職責外,還大力支援其他政府部門的抗疫工作,協助執行檢疫令,承擔了看守檢疫中心、聯絡正接受強制檢疫人士等繁重工作。反對派議員肆意妖魔化香港警隊,到底意欲何為?如果警隊無法有效運作甚至陷於停擺,哪些人會最得益、哪些人最終會蒙受損失呢?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反拉布、反攬炒、反泛政治化」!我支持通過這項關於2020至21年度臨時撥款的擬議決議案,更希望議員同事秉持急市民所急、救民於水火的精神,在下個月盡快審議通過《2020年撥款條例草案》。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