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國議員:主席,今早我們有數位議員同事也關注到通關的問題。的確,回港易能夠擴大範圍,我們和新加坡也商討了「旅遊氣泡」,這是好消息;但有更多朋友追問,何時可以在接種疫苗後,回內地時免隔離或減少隔離呢?對很多工商專業的朋友來說,頻繁往返內地與香港根本是其工作生活的正常模式,但疫情下「斷纜」的影響非常大。最近有工商界的朋友提出「商務氣泡」,即是接種疫苗後加上14天,經檢測後證明(對病毒)呈陰性,是否可以容許他們自駕返回內地的廠房?因為管理廠房、談生意,以至工程業界要到預製件的廠房進行品質檢測等,疫情令該等活動「斷纜」,對香港經濟的打擊很大,所以「商務氣泡」這個概念在執行上是否可行?
行政長官:多謝盧議員。我們完全明白盧議員所反映的需要,事實上粵港、深港的合作,某程度上也受到影響,因為沒有辦法讓兩地官員往還,坐下來面對面地討論粵港、深港、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所以任何形式,主要是內地接受的話,我們都可以探討。香港的情況是現在實行了回港易,下個月實行「來港易」,其實已經解決了單程的問題,現在就是北上的情況在甚麼情形下,內地透過聯防聯控,在哪一個省、哪一個市可以接受哪一種形式,我們是完全開放可以探討。最近的突破就是在港深跨境貨車司機方面,廣東省亦承認港籍貨車司機在接種疫苗後加上14天就不須要每日進行檢測——他們一直都不須要進行檢疫,因要確保兩地日常用品、蔬果能夠往還。所以我覺得已有路向,只是步伐不如各位想看見的這麼快,因為大家都很擔心新冠疫情,一旦引入了一些個案,對於整個社會、整個經濟的影響太大,但我們一定會努力,包括你提及的「商務氣泡」,我們也會研究,然後向內地有關當局提出。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104/28/P2021042800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