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改革主要官員問責制”議案發言稿

主席:

       首先感謝李慧琼議員動議原議案及麥美娟議員動議修正議案。的確,檢討主要官員問責制,切實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是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議題。

       主席,特區政府於2002年開始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出發點主要是為了吸納社會各界管治人才,加強主要官員對其政策範疇的承擔,提升施政效率,以及促進行政立法機關的合作,務求達致強政勵治的目的,當時獲得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和支持。

       主要官員問責制推行至今已超過18年,若根據上述目的來衡量,成效可謂強差人意。這固然有體制上的原因,其中一個問題是,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職能。他們本來都有協助和支援局長之責,但其職能及分工卻不夠清晰。同時,《政治委任制度官員守則》亦過於空泛簡單,未能形成實質性的問責機制。

       過去數年,香港可謂內憂外患:社會內部撕裂嚴重,既受立法會的「拉布戰」拖累施政,又受到黑暴肆意破壞搗亂。同時,外部世界複雜多變,美國掀起的中美貿易戰令世界經濟發展蒙上陰影,隨後更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內外因素交織之下,特區政府施政舉步維艱,經濟民生大受影響。

       主席,隨著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港區國安法」及作出「關於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對於終止本港的內哄和撕裂,效果是立竿見影,法治和社會秩序逐漸恢復,立法會的運作也回復正常,為大眾市民所樂見。未來隨著落實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規定和要求,進一步貫徹「愛國者治港」原則,有利實現良政善治。

       我認為,特區政府必須因應最新形勢,積極求變,檢討主要官員問責制,同時應理順政府的職能架構,精簡行政程序,推行服務改革,以提升政府的施政和決策的效率,配合社會發展所需。本人曾一再建議當局,為了有效落實各項基建發展及工務工程,以及完善公、私營工程的規管,應盡快全面檢討相關政策局和各部門之間的分工和協作。

       主席,「愛國者治港」實質上強調愛國愛港的人才治港,完善主要官員問責制,實現良政善治,人才是一大關鍵。當局必須廣開「才」路,培養大量愛國愛港、不同年齡層的政治人才。經民聯作為愛國愛港的主要政團,匯聚了不少工商專業精英,一直為香港發展盡心盡力。面對本港新的發展格局,經民聯在6月18日發表了《七一宣言》,提出在新時代的兩大口號「推經濟、惠民生」,並圍繞兩大口號推出四大綱領「推動良政善治、工商專業創富、市民共享繁榮、培養治港人才」。在培養治港人才方面,經民聯促請當局積極吸納工商專業人才,在政府架構內為工商專業人士設立「掛職」鍛煉平台,委任更多工商專業青年精英加入政府諮詢組織,並在公務員學院為工商專業人士設立培訓機制,以訓練和選拔管治人才。同時,經民聯認為應加強愛國愛港的政黨與社團在培養政治人才方面的合作,為特區政府選拔、培養、輸送管治人才充實人才庫。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李慧琼議員的原議案及麥美娟議員的修正議案。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