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啟動本港再工業化發展的新階段”議案發言稿

主席:

       首先感謝周浩鼎議員動議原議案和吳永嘉議員動議修正議案。

       主席,近年來,工商界有不少意見認為本港經濟結構過於單一,而再工業化有可能成為香港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區政府亦在2017年4月宣佈成立「創新、科技發展與再工業化委員會」,旨在以較高層次統籌推動本港的創科發展及再工業化事宜。本人亦樂於見到,現屆特區政府採納了不少經民聯多年來就支援工商專業界提出的相關訴求及建議。當局在去年七月推出「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生產商在香港設立新的智能生產線。同時,科技園公司正在將軍澳工業邨發展先進製造業中心,以及在元朗工業邨發展微電子中心,兩者都會在未來兩年落成,為智能生產和高端製造業提供合共超過十四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不過,對於推動本港的再工業化,配套政策措施仍然不足,步伐更須加快。

       主席,當務之急,是盡快制訂長遠和清晰的宏觀工業政策,明確「工業4.0」的中、長遠發展策略。所謂「工業4.0」,主要是指工業過程的智能化,綜合運用雲端平台、物聯網和大數據,將智能電子系統與生產程序和物流鏈相結合,實現智能生產和綠色製造。當局應提供完善的綜合配套措施,包括提供稅務、技術、人才和市場等支援,吸引業界增加科研資源的投放,擴大創科投資,完善移動互聯網,擴展區域數據中心,支援初創企業等,既促進傳統工業智能化和升級轉型,又發展以高新科技及智能生產為基礎的先進製造業。

       為了有效促進再工業化,我認為,香港應具備廣濶的區域視野,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國家在今年三月公佈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當中一再提到要深入推進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低碳轉型,聚焦提高產業創新能力,深化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等。同時,香港也應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擴大香港工業的發展空間。根據《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目標之一,是構建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基地,而合作的重點領域則包括構建協同發展、綠色低碳的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我認為,通過優勢互補,香港可以聚焦於發展一些自身具明顯競爭優勢的領域,同時促進大灣區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並參與落實「十四五規劃」相關產業目標,推動「科技成果商品化,商品產業化,產業國際化」。

       此外,「再工業化」需要訓練有素的勞動人口。當局應根據人力資源的中長期需求,投放資源培育工業人才,優化職業專才教育,並鼓勵學生進修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 相關科目。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周浩鼎議員的原議案和吳永嘉議員的修正議案。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