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議案發言稿

主席:

      首先感謝馬逢國議員動議原議案和劉國勳議員及姚思榮議員動議修正議案。

      主席,國家在今年3月公佈的「十四五」規劃在第六十一章明確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是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首次列入國家規劃之內,這個新定位將預示無限的潛力和發展機遇。事實上,香港不但是中西文化匯聚之地,文化創意和體育等產業也有良好的基礎,近年更是屢創佳績:在體育方面,中國香港代表團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取得1金2銀3銅的歷史性佳績,同時,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將與廣東和澳門共同承辦2025年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在文化方面,世界級的西九文化區設施將陸續落成,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將於今年11月12日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明年7月開幕展出各種藝術珍寶。本人申報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但並無金錢利益。另外,主要受政府資助的香港管弦樂團在現任藝術總監兼指揮大師梵志登領導下,技藝突飛猛進,在2019年榮獲英國著名《留聲機》雜誌(Gramophone)年度樂團大獎,成為亞洲第一個贏得此項殊榮的樂團。上述各項佳績非常值得港人鼓舞和自豪,各種世界級的文化展覽和藝術演出也有助於吸引海內外遊客來港觀賞,促進旅遊相關產業的發展!

       主席,香港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善用現有的基礎,鞏固已取得的成就,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呢?我認為,可分內外兩個層面。

       對內方面,社會各界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議,經民聯是贊成的,包括促請特區政府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專責制定和落實相關政策措施;當局也應加強財政支援,設立專項的「文化藝術交流發展基金」,以及提供更大的稅務優惠,鼓勵私營機構和企業贊助文化藝術和體育活動。此外,應不斷完善相關的基礎設施和場館,並加強培訓文體和創意產業的人才。

       對外方面,香港應善用「一國兩制」優勢,並發揮我們「嶺南文化」的底蘊,與中外文化匯萃的特點,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的在文化藝術和體育領域的交流和合作,除了共同致力辦好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之外,應通過新修訂的CEPA《服務貿易協議》,加強統籌和協調,爭取進一步放寬香港文藝界進軍內地市場的審批程序,並提高香港與內地合作攝製電影和電視劇的靈活性,同時,善用香港各種世界級的文化展覽和藝術演出,與內地合作開發更多旨在吸引外國旅客的「一程多站」旅遊產品。當然,經民聯亦認同兩地應制訂「友善文體交流」的出入境政策,盡量簡化相關人員往來的簽證安排和檢疫程序。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原議案和兩項修正議案所建議的各項促進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政策措施。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