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動議“積極配合《前海方案》,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議案發言

【主體發言】

主席:

       我動議印載於議程內的議案,主旨是促請特區政府積極配合《前海方案》,設立高層次專責架構,以新思維和新視野制訂全面策略,令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主席,香港未來的重要出路,是配合國家所需,發揮自身所長。國務院在2021年9月6日公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宣佈「擴區」加「擴容」,前海一下子擴大至約120平方公里,為原來的8倍。這並非只限於面積的擴大,而是要實現香港與深圳的「強強聯手」,又確立了兩大定位,即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該文件強調,這是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並以「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作為發展導向,具體任務包括建立健全聯通港澳、接軌國際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建立完善現代服務業標準體系;聚焦人工智慧、健康醫療、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物聯網、能源新材料等港澳優勢領域;在CEPA框架內,支持對港澳擴大服務領域開放,支持在服務業職業資格、服務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行業管理等領域,深化與港澳規則對接;加強在交通、通信、資訊、支付等領域與港澳標準和規則銜接等。

       主席,對於如何配合《前海方案》,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區政府的反應值得肯定。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2021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構建新界北部都會區,其後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顯示,當局要打造「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雙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東分別為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當中的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更是直接與《前海方案》相關,特區政府既提出要提升洪水橋╱厦村為新界北現代服務業中心,並在與前海隔灣呼應的流浮山建設具規模、地標性的創科設施,又建議興建連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繪畫了嶄新的發展藍圖。

       深圳市同樣取態積極,前海管理局剛剛在5月16日公佈了《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專業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於港資機構落戶、跨境執業、行業組織設立代表機構和深港會議活動,若符合規定,將給予一定數額的資金支持,重點支持的專業服務業包括會計、評估、諮詢、工程服務、文化創意、會展、人力資源、知識產權服務等八類。

       主席,特首林鄭月娥在《2021年施政報告》中提到,為了建設北部都會區,特區政府須提升高層督導,強化跨局跨部門協作,並與深圳市政府緊密聯繫,共同推進相關項目,其中一個可能性是下一屆政府設立副司長職位,負責領導包括「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願景」等大型區域發展。對此,本人是認同的,但我必須強調,要全面有效落實「前海方案」,並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協作發展,所牽涉的政策範疇非常廣泛,考慮到香港與內地在體制上的差異,兩地商討各種合作的層級亦很高,將包括深圳市、廣東省和中央相關部委的領導。因此,我認為特區政府應該成立高層次的「融入國家發展工作委員會」,由行政長官擔任主席,以新思維和新視野,制訂全面融入國家發展策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我認為,委員會的成員除了相關政策局的局長,也應委任專家學者和工商專業界的代表,以收集思廣益之效。

       主席,兩地專業資格互認不足,成為制約香港專業人士掌握大灣區內地城市商機的主要「瓶頸」。為此,本人作為香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在今年3月向全國政協提交了一份委員提案,建議中央進一步推出兩地專業資格互認以及各項支持措施,帶動香港青年及專業人士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重點建議包括:儘快擴大內地與港澳專業資格互認範圍安排,放寬執業限制;積極落實CEPA《服務貿易協定》的修訂協定,將更多的香港專業界別及企業納入互認範圍;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通道,在住房、業界資訊等方面提供支援,並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香港青年發展園區」;以及為本港專業青年推出大灣區專項培訓和實習計劃等。我認為,特區政府應積極聯同香港相關專業界別與內地政府部門和同業商討,以進一步放寬香港專業服務進入內地市場的經營限制和要求,促進香港專業服務業在內地的多元化發展。

       主席,日前香港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李家超先生以極高票當選,他的競選政綱主題是「同為香港開新篇」,其中一項政策綱要是「全面提升競爭實力,創造持續發展空間」,強調以北部都會區作紐帶,共建高質灣區,開拓及帶動多元經濟,按「十四五規劃綱要」,積極參與及推動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如深圳前海、深港河套等的建設。同時,積極支持本地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學業和就業,以及支持初創和中小企業在大灣區發展。這些主張與我們今天討論的內容密切相關。我期待新一屆特區政府繼續聆聽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並且秉持「以結果為目標」的原則,務實施政,並且增撥資源,聚焦優勢領域,推動工程、創科、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業發展,並妥善落實和規劃交通基建、電子支付、數據網絡等跨境軟、硬件設施的互聯互通,以促進區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和服務流,最終形成優質發展引擎,為新一代提供更多的就業和創業機會。

       主席,本人稍後會就陳沛良等6位議員同事的修正議案表達意見。

       本人謹此陳辭,懇請議員同事支持本議案。

【就修正議案發言】

       主席,陳沛良等6位議員同事動議的修正議案,從不同角度令到原議案的內容進一步充實,本人再度表示感謝。

       陳沛良議員和黃元山議員不約而同建議,要加快推動深港兩地在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方面的緊密合作,包括充分借鑒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商貿中心的經驗,積極推動跨境規則銜接及機制對接,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人民幣跨境使用、外匯管理便利化等領域先行先試;也應深化綠色金融合作,探索建立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並探索跨境貿易金融和國際支付清算新機制。這些建議反映了本港金融業界的迫切需要,經民聯和黨友張華峰都多番提出類似的訴求。同時,兩位議員亦指出在司法體制方面,兩地應探索不同法制和法律規則的銜接,以加強治理模式的創新,包括探索完善前海合作區內適用香港法律和選用香港作仲裁地解決民商事案件的機制,以及探索建立前海合作區與港澳區際民商事司法協助和交流的新機制,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此外,陳沛良議員建議加快成立深港兩地政府高層次工作專班,並設立專項發展資金,作進一步的創新試驗,以發揮先行先試的作用。黃元山議員則建議發展新型研發機構、促進創新鏈對接聯通,並發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粵港澳研究基地。這些建議涉及港深兩地合作在架構設置、資源投放、研發培育、政策創新等方面,不容忽視。

       林新強議員的修正議案則提醒大家注意,在國務院關於前海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的批覆中,強調支持前海合作區實行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試政策,打造現代服務業體制機制創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集聚區、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的先導區、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的引領區,從中可讓我們認識到國家對前海合作區的發展有十分明確的政策導向。

       劉國勳議員的修正議案強調做好基建運輸配套,包括加快興建接駁前海與洪水橋的鐵路,並改變現時通關模式,及更好地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動。正所謂「路通人通財通」,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嚴剛議員的修正議案建議進一步放寬香港專業服務更好進入內地市場的業務類別和市場准入標準,並與內地就專業服務業從業資格、服務標準等方面的對接進行磋商。這些建議與本人今年3月向全國政協提交的委員提案的主旨,可謂不謀而合。

       謝偉銓議員的修正議案建議特區政府就專業界別的人才培訓作出長遠規劃及提出有效對策,包括增加相關專業的大學學額、協助及鼓勵私人企業培育專業人才、積極改善業界的營商環境等。我認為,這些建議不單有助推進前海合作方案,也有利於本港相關專業界別的可持續發展。

       主席,綜上所述,陳沛良等6位議員同事的修正議案分別就不同範疇提出各項港深共贏的建議,與原議案互為補充,相輔相成,我希望議員同事們都予以支持。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最後發言答辯】

      主席,連同提出修訂的6位議員,今天總共有39位議員同事就議案發言,全部都表示支持,本人衷心致謝!希望我的動議能引起香港社會各界關注,同心協力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