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互聯互通及發展跨境電商業務”議案發言稿

主席:

       首先感謝黃英豪議員動議這項議案,主旨是促請特區政府搭建香港大數據平台,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互聯互通及發展跨境電商業務。

       主席,隨著互聯網發達、智能手機普及和大數據的應用,電子商貿日見興旺,直播帶貨等新的營銷方式越來越紅火,2021年內地網上零售額達到13.1萬億元,蘊藏很大的商機。在本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於社交距離等限制,促成市民消費習慣改變,電子商貿也迅速發展,成為推動本港數字經濟的一大動力。

       主席,特區政府於2017年公布首份《香港智慧城市藍圖》,並於2020年12月推出更新版的《藍圖2.0》,涵蓋「智慧政府」及「智慧經濟」等6個範疇,以推動智慧城市和數字化發展。數字經濟和電子政務,實質上都涉及通過資訊通訊科技,包括網上工具和平台,以提供產品或服務,兩者既需要共同的技術基建,在發展過程中亦互為促進。不容否認的是,香港在數字經濟和電子政務方面的發展,不但落後於內地一些城市,亦遠遠未能滿足本港各行各業的需要和市民的要求。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表示,當局將進一步擴展5G網絡,明年將修例,指明新建樓宇須預留空間裝設流動通訊設施。同時,將積極開放政府數據和鼓勵公私營機構開放更多數據,供業界創新應用。我認為,隨著公私營機構廣泛使用遙距及線上操作業務,突顯了資訊科技於支援業務營運的重要性,對數據及數據中心的需求亦不斷增加,當局應推廣善用工業大廈改作數據中心,以及提供更多土地發展高端數據中心,以支援雲端和大數據等服務。同時,當局應立法提升這些關鍵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和網絡的安全。

       主席,特首亦強調要建設智慧政府,目標是兩年後政府服務全面電子化,以及三年內全面採用「智方便」提供一站式數碼服務,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我多番向當局反映,香港明顯的短項,是至今未有建立真正的大數據庫,特區政府有需要通過立法,打破僵局,加強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互通,並設立中央個人檔案管理,建立城市電子大腦,推動建立多功能電子政府服務平台。

       特首也提及,當局將會與內地探討內地數據向香港流通的安排,共同推動大灣區智慧城市協同發展。我認為,當局應更加進取,加快與內地和澳門研究其身分認證系統與「智方便」的合作,包括落實電子證書互認機制,便利登入各類網上服務,進行網上交易及作出具法律效力的數碼簽署等,達至政務「跨境通辦」。同時,當局應加速與相關各方探討,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開發通用的電子錢包或數字貨幣。

       我深信,通過以上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必將有助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的互聯互通,以及促進跨境電商業務的發展。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通過這項議案。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