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促進綠色運輸發展”議案發言稿

代主席:

      首先感謝陳紹雄議員動議原議案,以及易志明議員和葛珮帆議員動議修正案。

      代主席,根據2019年的數據,香港的碳排放源,最大是來自發電,約佔66%,其次為運輸,約佔18%,因此,當局在2021年公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以「淨零發電」、「節能綠建」和「綠色運輸」為三大關鍵策略,致力使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願景,也是順理成章。因此,我和經民聯都十分贊同本議案的主旨,促請政府訂下更積極的減碳策略,減少運輸的碳排放,並加大力度促進綠色運輸發展。

       事實上,社會各界都逐漸認識到綠色運輸的重要性。當局在2021年公佈《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文件,提出以鐵路運輸為骨幹的公共運輸系統,並預留空間以應對環保交通工具設施需求的增加,以及倡導環保及智慧出行。同年發表的《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亦提出不少政策措施,目標是於2050年前達致車輛零排放。2022年12月公佈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也強調,當局將積極探討新能源在交通運輸和發電上的應用,並繼續支持本地大學和汽車科技研發中心等在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等等。至於行政長官李家超的首份《施政報告》對於推動綠色運輸亦有所著墨,強調要在2025年或之前完成兩項任務,包括公布推動電動公共交通工具及商用車的路線圖,以及制訂陸上運輸使用氫能的長遠策略。但顯而易見,香港至今仍然缺乏一套長遠、全面、融合綠色運輸理念的交通基建發展策略。

        代主席,當局曾進行過三次《整體運輸研究》,而第三次即所謂「最近的」一次是在1997年。本會在2015年1月曾通過一項議員議案,本人也參與修訂,促請政府盡快展開第四次整體運輸研究。我樂於見到,當局在2021年表示,運輸署正制訂《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的範圍及具體安排,並會參考和引進合適的創新交通模式和技術,推動綠色運輸。我認為,當局應加速推動相關工作,並且與時俱進,以推動交通運輸節能減碳為重點,構建綠色運輸基建體系,並堅持創新驅動,積極支持綠色運輸的科技研發和應用,以及提升綠色運輸的監管能力等。

       同時,為了推動綠色運輸,當局除了投放足夠資源,也要加強運輸及物流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和環境及生態局等政府部門的協作,亦須兼顧研發、生產和應用的各個環節。當局在2011年設立3億元「綠色運輸試驗基金」,資助運輸業試驗綠色創新運輸技術。於2020年額外投放8億元資金,改名為「新能源運輸基金」,在原有的「試驗申請」之外,新增「應用申請」部分,進一步鼓勵試驗及更廣泛使用綠色創新運輸技術,這是值得參考的好例子。

        此外,當局應推動綠色運輸的區域合作,包括善用本地大學和汽車科技研發中心等在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品的研發優勢,配合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相關產能實力,攜手提供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共同致力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代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