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議案發言

主席:

     差不多剛好一年前的11月29日,本會通過了我對毛孟靜議員的“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申請” 議案作出的修正議案,主旨是促請政府在合理期限內,就發出額外免費電視牌照作出決定,並盡快發出牌照,我當時提出以本年三月底作為合理期限。如今,經過繁複的審議程序,當局終於在10月15日公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向兩個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申請者發出牌照。本來,這是香港近四十年第一次增發免費電視牌照,使免費電視機構數目由兩個增至四個,而免費電視頻道則增加四條,是值得社會歡迎的。但始料不及的是,社會輿論認為當局未能就行政會議的發牌準則作出適切的解釋,尤其沒有及時公開交代未能發牌予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的理據,令社會在過去一段日子對政府的相關處理手法產生種種質疑的聲音和不滿的情緒,以至在今次立法會會議要就是否需要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介入事件進行辯論。儘管各人對於該動議的表決結果可能有不同意見,我認為,無論議會內外,從現在開始都應該適當調校討論的焦點,以便探討一些可以有助於本港電視業長遠持續發展的問題。

     在促進本港電視業持續發展方面,特區政府擔當十分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必須權衡社會的整體利益,做一個兼顧各方面的平衡者:其一,當局要在不同的政策目標之間,例如,在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和確保業界持續發展之間,尋求適當的平衡,以便為業界營造適宜的經營環境,促進有秩序的發展和良性的競爭。其次,政府要平衡不同持份者的利益,既包括電視市場現有營運者和新牌照的申請者,也包括廣大電視觀眾,所有這些持份者的權益都要有所兼顧。

     從這個角度考慮,與免費電視節目牌照的審批決定相比,更值得社會各界深入思考的問題是,究竟特區政府有沒有為電視業的長遠持續發展訂立方向和策略呢?如果要開放競爭,怎樣才算適度呢?如何優化現有的市場機制,並提升整體制作水平?當然,無論是特區政府,還是社會各界朋友,在探討這些問題時,必須盡量擴闊視野,要著眼於整個本港電視業市場,換言之,不應局限於免費電視,還要包括收費電視,以及網絡化下的多媒體電視產業發展等,作出長遠而全面的考量,才有可能確保本港的電視廣播政策能夠貫徹始終,獲得持續發展。我認為,特區政府應就這些策略性問題,向本會和市民作出清晰的交代。

     當然,政府還有另一個角色,就是擔任行業監管者,以確保廣播條例及相關業務守則,能夠與時並進,而且一視同仁,同樣適用於現有持牌者或未來加入競爭的營運者,積極督促所有營運者嚴格遵守牌照上的規定和履行牌照申請書上作出的承諾,以促進電視業的良性競爭,提升香港電視節目的整體質素。

     主席,文化及創意產業是香港優勢產業之一,而電視產業毫無疑問是當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從今次免費電視發牌事件所引起的社會反應,亦顯示市民大眾對本地電視產業發展有相當高的期望。事實上,香港有不少年輕人報讀相關的多媒體課程。為增加這些年輕人的就業機會,促進創意媒體發展,政府應該為本地電視產業制定長遠發展策略及規劃,這樣不但可培育香港的多元文化和創新能力,也有助於促進經濟增長,創造更多新機遇,尤其是為本港年青人提供更多發揮創意和向上流動的空間。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使用條款 Terms of Use | 私隱政策 Privacy Policy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