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追尋食水含鉛源頭 檢討制度疏漏(刊載於2015年7月20日AM730「經民人語」專欄)

        近日有公共屋邨接連發現食水樣本含鉛量超出世衞標準,原因仍未查明,令不少市民憂慮食水水質問題。我和經民聯同事約見運輸及房屋局邱誠武副局長,促請政府全面檢討事件,盡快找出食水含鉛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

        有團體早於5月已發現啟晴邨的食水含鉛量超標,卻一直到7月才向政府及公眾披露。我認為,任何涉及廣大市民健康的事宜,一旦發現問題,應當立即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映,以便跟進解決,不應拖延。

        我們在會上提出多項短中長期的建議,包括從水箱、焊料到水龍頭等部件,全面檢驗,找出問題根源。但是,追蹤原因和更換部件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短期內我們希望先在受影響大廈的每個樓層都安裝臨時供水系統,減少對市民、尤其是長者生活帶來的不便。同時,應率先照顧受影響居民的需要,加強水質安全驗測及監管工作。至於當局有意為居民全面更換水喉,我認為,這未必是最適當的做法,應針對有問題的水喉或部件更換,否則只會令市民增添滋擾和憂慮。對於近日有市民搶購濾水器,但事實上一般家用的濾水器不能過濾鉛,希望政府為市民提供清晰指引。這些建議都獲得局方正面回應。

        除了盡快追尋食水含鉛源頭,當局也應著手檢討制度疏漏。一方面,政府應修訂相關法例,提高食水檢測標準,加強抽查檢驗。另一方面,政府應檢討對公共工程的監管和驗收制度是否存在漏洞,完善相關條例,切實履行監管責任,聯同業界一起做好質量管理,恢復巿民對食水安全的信心。

使用條款 Terms of Use | 私隱政策 Privacy Policy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