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保障香港不受‘大陸化’ ”議案發言

代主席:

       今年是《基本法》頒布二十五周年,對於有議員在本議事堂動議這項議案,實在令人感慨。本來,對於要求尊重香港的本土歷史文化,大家不會有甚麼異議。《基本法》第一章第五條亦明確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這是莊嚴的承諾,就連提出原議案的毛孟靜議員亦無法否認。然而,毛議員卻據此提出所謂「保障香港不受『大陸化』」,則明顯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偽命題。香港與內地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部分,兩地居民同源、同種、同文,隨著國家的改革和開放,經貿、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趨頻繁,這是難以逆轉的發展趨勢。不論基於什麼原因,試圖挑起兩地的矛盾與紛爭,對香港絕對是有害無益。

        至於范國威議員的修正案,不但充斥偏見,甚至混淆視聽。其議案措辭中:「自香港主權移交以來,特區政府制訂政策時往往只顧及大陸利益」,顯然是歪曲事實,可以駁斥這些不正確言論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自2013年起,特區政府落實雙非「零配額」政策,公私營醫院都不再接受雙非孕婦的分娩預約。又根據《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條例》推出「限奶令」,限制離境人士攜帶出境的奶粉數量。這些政策在香港內外並非沒有引發爭議,但特區政府仍然以保障本港居民的相關需要作為優先的考慮。

       同時應該指出的是,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國家的政策措施一再體現對香港的支持。例如,香港在1997年面對亞洲金融風暴衝擊期間,中央政府多次表態,協助維持港元和本港金融體系的穩定。另一個例子是,2003年沙士疫潮襲港,本港經濟不景氣,國家又應特區政府的要求,在當年7月28日推出「港澳個人遊」,即「自由行」計劃,容許內地指定城市的居民以個人方式來港旅遊。「自由行」計劃為本港帶來多方面的經濟效益,惠及零售、酒店及旅舍、飲食、個人服務及跨境客運服務等多個行業,令本地經濟市道從谷底回升。儘管後來因為大量內地旅客訪港對部份社區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些影響,亦顯示本港旅遊業的接待和承受能力急需檢討和改善,但不應因此否定內地以「自由行」計劃支持香港經濟穩定的事實。

       至於范國威議員提出所謂「停止規劃盲目以中港融合為目標的『大白象工程』」,更是無的放矢。我必須指出,如果把能夠進一步發展香港在區域中策略性地位的基建項目批評為「大白象工程」,是盲目的指控!以港珠澳大橋為例,由香港、澳門和內地三方共同商定,工程亦由三地政府分工負責,因為三方都明白,大橋作為跨海陸路運輸新通道,有助於推動三地經濟可持續發展。以香港而言,一旦大橋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先後落成,大嶼山將成為往來本港、澳門和珠三角西部的必經之地,發展「橋頭經濟」的價值絕對不容忽視。對於在該區域經營的本港大中小企業將帶來很多便利和商機,包括金融、貿易、物流、工程、建造、旅遊、零售、工商專業及支援服務等行業,均可獲益。如果盲目地說這是「大白象工程」,不但無法以理服人,而且抹殺了工程和建造業界對香港經濟發展的貢獻。

       代主席,中港融合不但是區域發展的大勢所趨,亦是本港的發展所需,因為各行各業的發展不能只局限於本地,變成「塘水滾塘魚」,而必須積極參與國家在落實「十三‧五規劃」和推動「一帶一路」戰略過程中所帶來的新機遇,促進香港經濟朝著多元化、高增值方向發展,為新一代向上流動創造更多機會。

       范議員又要求「制訂更嚴謹的制度監管各類型工程,以確保於大陸生產的供港建築材料,不會降低香港的工程質素」。我認為本港的各項工程監管制度與時並進予以優化,是基本原則,而另一不爭事實是,本港工程和建造業界的專業服務早已達到國際水準,無論建築材料來自什麼產地,業界都會秉承既定程序和專業精神去選取和處理,確保工程質素。內地建築材料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香港用家亦會擇優選用,范議員實在無需過分憂慮。

       代主席,有議員要求特區政府在制訂政策的時候,適當優先考慮本港居民的需要,尊重香港的本土歷史文化,本來無可厚非,但我們卻必須保持警惕,以免讓某些人以此作為挑起香港與內地矛盾的藉口,影響兩地關係的正常發展,亦影響經濟民生。

       代主席,本人謹此陳辭,反對毛孟靜議員的原議案及范國威議員的修正案。

使用條款 Terms of Use | 私隱政策 Privacy Policy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