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主席:
李國麟議員今天動議的原議案,內容只有聊聊幾個字,即所謂「本會不信任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從該議案出台的前因後果,以及非建制派的各種鋪排及言論,都表現非建制派氣急敗壞、劍拔弩張的惡劣態度!
代主席,本議案出台的背景,以及非建制派議員翻來覆去所表達的意見或所謂理據,主要是指稱立法會主席在制定《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下稱《條例草案》)恢復二讀、全體委員會及三讀的程序,以及主持會議的手法,是所謂「違反《議事規則》,安排極不正當,剝奪議員權利」。
我必須指出,非建制派議員對梁主席的指責與事實不符,肆意顛倒是非黑白!
首先,立法會主席主持會議的權力有《基本法》的明確授權,並根據《議事規則》行使,以確保會議有規有矩地順利進行。
其次,鑒於《條例草案》具迫切性,立法會主席參考過去審議財政預算案的撥款條例草案時限時辯論的先例,謹慎地就相關辯論及表決安排訂下36 小時的合理審議時限,並致函全體議員清楚解釋其裁決及理據。很可惜,非建制派議員大打拉布戰,利用提出中止待續動議、屢次響鐘點算會議法定人數、提出各種「規程問題」等慣用伎倆,浪費大量時間,顯示他們根本並非認真爭取發言機會,而是企圖設法拖延《條例草案》的通過。更加令人憤慨的是,個別非建制派議員更作出一些過激行為,包括在席上叫囂、試圖衝向主席台及官員坐席、肢體推撞導致保安人員受傷等,嚴重阻礙會議進行,立法會主席惟有按《議事規則》嚴肅處理。所以,40位建制派議員於6月21日公開發表聯署函件,義正詞嚴地表明支持立法會主席按照《基本法》、香港法律及《議事規則》主持會議,以正視聽。
代主席,非建制派議員經常以「陰謀論」去胡亂猜度梁君彥主席的行事,更加令人啼笑皆非。非建制派議員質疑梁主席在6 月 28 日的立法會會議,距離晚上 8 時的立法會慣常休會時間,還有3個小時,為何決定宣布休會,而不是繼續處理議程上第二項由本人動議的關於「加快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議員議案,並認為梁主席所作的決定極不恰當。毛孟靜議員其後在內會就此事發言時雖然肯定了梁君彥主席有酌情權決定本會會議的安排,但話鋒一轉,卻認為此決定的效果是,原獲編排在今次立法會會議上就不信任梁主席的議案進行的辯論,很可能須延遲至下一會期,即暑假後的首次會議才能進行,據此她認為梁主席是為自己而作出不公正的決定,尤其是梁主席與本人屬同一政黨云云。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些言論對立法會主席及我本人都極不公道,本人作為「加快推動智慧城市發展」議案的動議人,對事情的經過最有發言權。事實是秘書處同事按一貫的做法,於6 月 28 日下午 4 時 29 分打電話給我,表示當時進行中的議員議案預期將於大約下午 5 時才能完成,並徵詢我的意見:問我是希望在該次會議還是下一次會議處理我的議案。鑒於我的議案有 6 位議員提出修正案,加上官員和其他議員的發言,本人預計約需要5 小時左右才能完成處理,所以,本人向秘書處表示,為免把該議案辯論分成兩部分,較可取的做法是在下一次會議上進行辯論。客觀的事實是,該議案最終在7月5日上午 9 時才獲得處理,期間除了動議修正案的6位議員發言之外,還有23位議員同事發言,直到下午1時40分才完成整個辯論及表決程序,歷時近5個小時,與本人原先的估計非常接近。由此可見,事實勝於雄辯,立法會主席、秘書處及本人都是嚴格按照《議事規則》及過往做法行事,非建制派議員的「陰謀論」揣測完全站不住腳。
代主席,另一事實是,梁君彥主席根本不想所謂「不信任動議」拖到下次會期。
代主席,此情此景,令我想起「難為正邪定分界」這首我很喜歡的歌曲,其中有歌詞「努力興建,盡情破壞,彼此也在捱」。現實是「建制派努力興建,非建制派盡情破壞」。我很榮幸亦很樂意付出時間、精力,做好議員工作,為我的工程業界發聲、為市民發聲。不過,最難捱的就是在議事堂上,聽非建制派議員的無的放矢、胡言亂語,甚至是人身攻擊的廢話!立法會的秩序、立法會的功能、立法會的聲譽,正正是被這些非建制派盡情破壞!
代主席,本人謹此陳辭,反對李國麟議員的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