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
平心而論,特區政府在開展修訂《逃犯條例》工作以來,確實有不少值得檢討的地方,雖然初心是出於彰顯公義及修補法律漏洞,但政府對條例解說不足,推動修例的過程也比較急。經民聯在這數月來多次向當局指出社會各界對修例的關注和憂慮,並敦促特區政府要多與市民解說和溝通,而政府亦採納了經民聯的一些建議,先後多次對草案作出修訂。可惜,由於社會的各種複雜因素,特別是各種各樣鋪天蓋地的對修例嚴重歪曲的負面宣傳,逐漸引發各方劇烈爭議,甚至造成社會撕裂,我相信,這是希望香港社會穩定和諧的市民,無論原來是支持或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市民,都不願意見到的。如今,特區政府審時度勢,停止修例工作。經民聯希望社會回復安寧,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至於社會上仍有聲音不接受政府暫緩逃犯條例修訂,而不是用撤回的字眼,經民聯的立場是希望大家放下爭拗,不再在字眼上糾纏,因為政府宣布暫緩的實際效果,已經是全面停止修例工作,代表草案在今屆立法會會期後便會自然終結。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日前指出:特區政府已完全停止《逃犯條例》的修例工作,並清楚表明本屆立法會會期明年7月結束,條例草案屆時將自動失效,並說「政府會接受這事實」。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說盼望市民大眾讓特區政府重新出發,全力服務市民來重建彼此互信,並呼籲「一同守護和發展香港,我們所愛的這個家」。
主席,香港是法治之區,經民聯尊重香港市民和平集會、理性表達意見的自由和權利,6月9日和16日兩個星期日的日間,大批市民上街遊行示威,是和平的,有秩序的。6月12日的示威者亦大部分是和平理性的,但我們從電視畫面清楚看到,到當日下午3點半左右,確實有一小撮的示威者以暴力衝擊警方防線,衝擊立法會,甚至用磚頭、鐵通襲擊警務人員,令警方不能不以武力抵禦,以保護立法會。衝突的結果,有市民和警員不幸受傷,令人難過。這種暴力衝擊行為涉及嚴重罪行,社會各界應該嚴正譴責,否則會令香港的法治根基動搖,甚至崩潰。
主席,儘管行政長官已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的工作,目前由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風波仍未平息。實質上,相關立法程序已完全停止,在本屆立法會餘下的時間不會重啟。同時,特首已就修例引起的紛爭及政府工作的不足,一再向市民致歉,社會主流意見也期望香港可盡快回復平靜,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但大家都了解到,6月21日反對修例的示威者包圍灣仔警察總部,是對法治的嚴重挑戰。而本周一仍然有一些示威者堵塞灣仔的政府建築物,包括稅務大樓和入境事務大樓,對很多市民和公務員造成滋擾。同時,立法會亦未能重回正軌,其中內務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會議在6月14日和21日兩度被迫提早結束或取消會議。而從昨晚到今日凌晨,又有示威者包圍灣仔警察總部,堵塞馬路,破壞設施,用激光雷射筆照射警察的眼晴,甚至追打上班的警員。這些行為不單只違法,更嚴重破壞香港的法治。但更令人氣憤的,是在本議事堂上,反對派議員竟然為這些違法行為塗脂抹粉!
主席,政府3 項重要的發展土地工作亦受影響,財委會主席陳健波表示政府確認會將涉及「明日大嶼」的中部水域人工島相關研究撥款,排至本年度財委會餘下議程的最後一項,看來儘管財委會在7月將有37小時的加開會議,7月底休會前可能仍未能討論明日大嶼相關撥款。同時,橫洲發展計劃撥款亦在議程上押後,對實際完成橫洲第一期發展計劃的土地基建以興建公屋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向傳媒表示,政府原定今年中公布的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即「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估計需更多時間才能推出,理由是讓大家鬆一鬆、靜下來,再實事求是,在社會氣氛比較寬鬆的情況下再推展會比較好。
對於當局某些形同「驚弓之鳥」的想法和做法,我和工商專業界的不少朋友未能完全苟同。事實上,關於交椅洲填海計劃的研究,對香港的公眾利益是很大的,如填海計劃是可行的,既有助增加房屋供應,特別是公營房屋的供應,亦可以形成新的交通樞紐,以紓緩交通擠塞的狀況,又可打造新的商業區。至於「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新增樓面面積用作公營房屋,如處理得宜,可達至多贏局面。上述計劃無論對於增加本港的土地和房屋供應,以及對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毫無疑問都是重要的。政府當局在目前的社會氣氛下,理應更耐心就相關計劃加強向社會各界說明和解釋,並回應不同持份者的疑慮和批評,據此優化各項計劃的細節,以達致社會主流支持,香港得以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是,對於一些有利於香港整體長遠發展的項目,不論是相對困難或相對容易,都應按部就班努力推展,爭取市民支持,而不應貿然延遲或擱置。
主席,過去一個星期對香港來說,是漫長而沉重的。就《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引發的社會混亂持續,令人遺憾及憂心。一群工程界選委及關心香港發展的工程師,發起題為「懇請全社會克制、停止破壞社會秩序行為、共建好香港」的聯署聲明,並在昨日見報,而本人也有參與聯署。聲明指出,尊重市民向政府表達訴求的權利,但擔心混亂再下去會撕裂社會,對香港做成更大的傷害,呼籲市民本着包容、互諒互讓精神,讓社會重新出發,並支持警察依法維持社會秩序;同時促請政府聚焦民生、經濟,把趕急的民生項目盡快上馬,確保香港長遠持續發展。
主席,經民聯希望修例風波告一段落,因為香港實在有不少經濟民生問題亟待解決,政府工作不應被迫停擺,相關政策措施和經濟民生項目都不能停下來。希望社會各界盡快放下爭議,支持政府迎難而上,廣泛凝聚民意,若然香港因為一項在實質上已經不復存在的修例工作而讓社會繼續陷入無日無之的政治衝突,全港市民都被迫成為輸家。
主席,近日國際上都密切關注在日本舉行的G20峰會,尤其關注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否會在峰會期間會晤,並由此重啟中美貿易談判,以達成一個互利的協議。不過,正如不少有識之士指出,面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世界局勢變化難測,全球的經貿發展仍會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香港是外向型經濟體,而內地與美國是香港貿易的主要夥伴,一旦中美貿易戰持續,香港工商界難免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國際政經環境的不確定性和貿易戰的複雜性,有可能形成好像超強颱風「山竹」一樣的破壞力。事實上,本人和經民聯的同事曾通過不同渠道促請特區政府要居安思危,為社會做好各項「防風措施」,預先評估各種外來因素對本港各行各業可能造成的衝擊,擬訂全盤的應對策略,務求在融資、開拓市場和減少貿易風險等方面,為工商及專業界適時提供支援,尤其要加強中小微企抵御外來衝擊的能力。
主席,香港過去亦曾經歷過種種困難和考驗,但歷史事實證明,只要廣大市民能夠求同存異,積極向前看,發揮獅子山下同舟共濟的精神,最終總是能夠跨越障礙,創出新天。所以,我們認為目前社會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放下紛爭,修補撕裂,並且聚焦於經濟發展和民生工作,以保持香港競爭力,維護社會繁榮穩定。我相信,這是大多數香港市民的心願和企盼。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