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把握契機,改善施政”議案發言稿

代主席:

       首先感謝張國鈞議員動議原議案,讓我們討論這重要議題。的確,在新的社會政治環境之下,特區政府能否把握契機,改善施政,是社會各界都十分關注的議題。

       主席,過去數年,香港可謂內憂外患:社會內部撕裂嚴重,既受立法會的「拉布戰」拖累施政,又受到黑暴肆意破壞搗亂。同時,外部世界複雜多變,美國掀起的中美貿易戰令世界經濟發展蒙上陰影,隨後更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內外因素交織之下,特區政府施政舉步維艱,經濟民生大受影響。隨著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港區國安法」及作出「關於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對於終止本港的內哄和撕裂,效果是立竿見影,法治和社會秩序逐漸恢復,立法會的運作也回復正常,為大眾市民所樂見。未來隨著落實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規定和要求,進一步貫徹「愛國者治港」原則,有利實現良政善治。

       然而,在新的社會政治環境之下,市民對於特區政府的施政效能自然會有新的期待,提出新的要求。特區政府必須創新思維,積極求變,以增強施政能力,提高施政效率。不但要爭取在短期內帶領社會戰勝疫情,推動經濟復蘇,改善社會民生,也要逐步解決歷年積聚的深層次矛盾,更要積極把握國家的發展機遇,謀求本港的可持續發展。我認為,下列幾項政策措施至關重要。

       當務之急,特區政府應加強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的良性互動,既確立行政主導,又充分重視立法會的監察與質詢的功能,在各項社會政治議題上,爭取最大的共識和支持。

       其次,當局應訂立長遠發展規劃,也應為施政訂立具體的目標、路線圖和指標,更要擇善固執,避免朝令夕改。就以困擾市民的最大民生問題,即高樓價、高租金為例,根據政府10年建屋計劃,資助房屋的建屋數量仍有2.9萬伙未有「著落」,政府本來應該以創新思維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政府在2017年中邀請房協,以兩幅分別位於元朗大欖及沙田水泉澳的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合共超過四十公頃土地,進行能否發展公屋的可行性研究,到2019年2月,卻以採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建議為理由,叫停研究,當局為何輕易推翻一項有可能快速提供土地的建議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此外,本人和經民聯議員亦多番促請當局重建高齡公屋屋邨以增加單位供應,但政府取態至今仍是過於保守。

        綜上所述,改善施政,務求有政策、有規劃、有人才、有資源、有監管,更有效地實現政府對市民的施政承諾。

        主席,對提出修訂的陸頌雄議員今旱發言時表達的理念,對所謂階級剝削的指控,本人和經民聯同事都不以為然。香港成功之道,正正由於各階層、各界別的市民和衷共濟,一齊努力建設。亦由於社會積累財富,建立各種福利制度,幫助有需要的市民。陸議員強調階級矛盾,製造分化,有何好處?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張國鈞議員的原議案。

使用條款 Terms of Use | 私隱政策 Privacy Policy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