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議案發言稿

代主席:

       首先感謝張華峰議員動議原議案和陳振英議員動議修正議案。

       代主席,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是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和主導下逐步形成的,經歷了漸進穩健的發展過程,從2003年首次在本港開展個人人民幣業務,到2007年容許內地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然後逐步開展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又不斷開拓新渠道,先後推出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強化香港和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這些政策措施不但有助於香港鞏固其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時助力香港發展成為通往內地的橋樑以及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成績有目共睹:截至今年5月底,香港市場離岸人民幣存款餘額達到8,211億元,佔全球離岸人民幣存款餘額一半左右。另外,目前全球大約75%的離岸人民幣支付通過香港結算,大幅領先其它離岸市場。然而,我們絕不應固步自封,而應該居安思危,近年倫敦、新加坡和上海等城市都積極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

       代主席,香港最獨特的優勢,是實施「一國兩制」,對參與國家發展有「近水樓台」之利,並且有國策的強大支持,能夠以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建設為依託,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

       代主席,相關的優惠政策和開放措施已陸續出台,中央在公布加深粵澳合作的《橫琴方案》後,在9月6日又公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確立了兩大定位,即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提到要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產品和金融監管創新,為消費、投資、貿易、科技創新等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這是國家實施「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大舉措,也是港深金融業合作共贏的又一支強心針。時隔僅三天,再傳來好消息,有關當局宣佈「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於9月10日正式啟動,分北向通和南向通,北向通指香港及澳門合資格居民可投資內地銀行銷售的指定投資產品,南向通指內地合資格居民可投資港澳銀行銷售的指定理財產品。儘管初期階段主要涵蓋低至中風險、相對簡單的投資產品,並受額度管理。南向通的總額度為1,500億元人民幣,由港澳兩地共用,個人額度為100萬元人民幣。但跨境理財通為大灣區居民提供更多理財產品的選擇,同時為三地金融業界開闢更廣闊的市場,並進一步促進人民幣跨境流動和使用。

       代主席,我們如何才能夠將上述巨大的發展潛力化為可見的成果呢?縱觀國家的相關政策措施,既強調改革創新,加速大灣區金融業的互聯互通;又強調積極穩妥,以防範出現重大的金融風險。在這個大前提下,特區政府應制訂政策措施,推動本港金融市場推出多樣化的人民幣投資產品,並聯同本港業界與內地相關政府部門和同業商討,積極促進跨境投資,為本港大、中、小金融服務企業拓展內地市場拆牆鬆綁,從而擴大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完善人民幣的離岸生態體系,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使用條款 Terms of Use | 私隱政策 Privacy Policy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