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活化強制性公積金”議案發言

代主席:

       首先感謝何君堯議員動議原議案,促請政府活化強積金,讓計劃成員可以更早及更靈活自主地使用強積金,用心是良好的。

       代主席,強積金計劃於2000年推出,原意是希望通由僱員及僱主共同供款作儲蓄,並透過基金投資賺取回報,為市民提供一定的退休保障。不過,我必須再度指出,當年社會共識是推行「中央公積金」,但政府忠言逆耳,一意孤行,只肯推出強積金,於是延續“對沖”安排,容許僱主利用公積金的供款抵銷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以換取商界的支持,並意圖打消社會上成立中央公積金的共識。基於這個原因,大家不難理解,對於政府上星期在本會提出《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為什麼工商界有如此強烈的不滿,因為取消「對沖」,有違政府當年對工商界的承諾和雙方的共識,亦未能釋除工商界的憂慮。所以,雖然條例已在上周通過,對於鄧家彪議員修正君堯議員議案,加入「盡快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的字眼,本人和經民聯是不贊同的。

       政府當年的如意算盤或許是強積金一直滾存下去,會足以抵銷長期服務金等。不過,事與願違,強積金推出後,全球便跌入低息周期。我們可以看到,僱主、僱員辛苦供款的血汗錢,不但得不到預期的回報,有些年度就連通脹也追不上,甚至出現負增長,得到保障的,是基金經理的豐厚收入,這才是社會最大的詬病。

       所以,我在上星期關於取消「對沖」的條例草案三讀發言時,再次誠懇地建議政府,與其拿出300多億元用作取消「對沖」時向工商界提供支援,倒不如將這300多億元用來啟動成立中央公積金,我相信這會大受僱主和僱員歡迎。有不少在政府工作的年青工程師向我表示,他們是新聘用制度即合約制的公務員,沒有以往的舊制長俸福利,因此對日後退休安排是有擔心的,亦不滿強積金的低回報。他們很希望有類似中央公積金的制度設立。

       因此,我認為,當局既要加快開發「積金易」平台,提升強積金制度的運作效率和成本效益,減低各種行政費,更應參考其他經濟體的經驗,盡快著手研究長遠設立中央公積金,由政府主動承擔和管理,為市民提供更佳的退休保障。

       代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使用條款 Terms of Use | 私隱政策 Privacy Policy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