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Speeches
就“對接深圳,規劃共建深港口岸經濟帶”議案發言

主席:

       首先感謝嚴剛議員動議原議案,以及其他3位議員動議修正議案,關於促請特區政府積極採取措施對接深圳,合力發展深港口岸經濟帶,與本人以及經民聯的主張可謂不謀而合,我是十分贊成的。

       主席,香港與深圳之間互通的陸路口岸共有7個,全部位於新界北面。經民聯早在數年前便促請特區政府改變以往港英時代視新界為邊陲、邊境的規劃思維,以新思維全面規劃新界北,釋放土地。特區政府在2021年公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要打造「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雙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東分別為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覆蓋了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經民聯十分支持的,並期待新一屆特區政府加快落實推動。

       在2021年公布的廣東省及深圳市「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高水平規劃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廣東省省長2022年發表的工作報告亦強調「積極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拓展深港合作新空間」。由此可見,規劃共建深港口岸經濟帶,已成為香港、深圳和廣東省三方的共識。如何攜手合作,加快推動落實呢?我認為,必須處理好三大關鍵因素。

       首先,必須加強高層次的規劃和協調。考慮到香港與內地在體制上的差異,需要高層級商討各種合作,本人曾多番促請特區政府成立高層次的「融入國家發展工作委員會」,可以在現時「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的基礎上予以優化擴充,由行政長官擔任主席,成員除了相關司局長,也應委任專家學者和工商專業界的代表,務求以新思維和新視野制訂策略,推動港人積極把握「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重大機遇。根據不同的具體需要,包括建設國際創科中心、落實前海合作方案、落實南沙合作方案和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等事宜,在該委員會轄下可以設置不同的專項督導協調小組,做到既有大方向的謀劃,亦有聚焦務實的推動。

       其二,必須基建先行,優化跨境基建的互聯互通。《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除了建議興建連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亦提出要增強圈內的口岸交通基建網絡,一方面把正在規劃的北環線向北伸延,經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科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另一方面探討將東鐵線伸延至深圳羅湖並在深方設立「一地兩檢」口岸,在現有羅湖站及上水站之間增設一個非過境鐵路服務的新鐵路站等,都有助構建「港深緊密互動圈」。

       其三,兩地亦必須促進政策和規則的對接,包括稅務優惠、招商貿易、人才引進等政策措施的協調,及數碼身份認證、電子支付、數據網絡等跨境軟件設施的互聯互通,以促進區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和服務流。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原動議和各項修正議案。

使用條款 Terms of Use | 私隱政策 Privacy Policy
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博士 工程師 (工程界)
Legislative Council Ir Dr Hon Lo Wai Kwok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 Engineering)